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不识不知的造句及解析

不识不知

成语:不识不知

拼音:bùshíbùzhī

解释:没有多少知识。旧喻民风淳朴。

出处:《列子·仲尼》尧乃微服游于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例句:然尝闻尧舜之世,十日一风,五日一雨,百姓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是也。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没完没了

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

注释:没有完结的意思

典故:清朝咸丰年间,李鸿章因为同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受到慈禧太后的重用,他组建清朝的海军,从日本人那里得到一条游船,送到昆明湖,湖水太浅,李鸿章命人再修建一个更大的湖泊及宫殿,老百姓说“李鸿章修致敬阁——没完”。

不知所措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皇太子以丁酋践尊号,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注释: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也作“莫知所措”、“未知所措”。

典故: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的儿子诸葛恪自幼聪明过人,成年后被孙权封为太子太傅。他不满意太子孙和。在孙权死后立即废掉太子,另立10岁的孙亮为皇帝,自己全权执政。他得意洋洋,在写给他弟弟诸葛融的信中表示:“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自以为得计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注释: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

典故:唐宪宗时期,力图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遭到贬黜,柳宗元因此也被贬官。好友韩愈为柳宗元作《柳子厚墓志铭》,谈到人在困窘时才能显出气节道义,那些表面握手言欢似乎肝胆相照,背后却落井下石还自以为计,真是可悲。典故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释义得计:计谋得逞。自以为计谋很对很好了(含贬义)。用法作谓语;指自以为是

为虺弗摧

《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注释:虺:小蛇。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弱敌不除,必有后患。

典故: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率军在夫椒大败越王勾践,并破了越国的首都。越王勾践派大夫文种向吴国求和,吴王准备答应。伍子胥认为不能许和说“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吴王不听他的建议,除恶未尽结果在20年后被勾践所消灭。典故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国语·吴语》释义虺:小蛇。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难办。比喻弱敌不除,必有后患。用法作谓语;指弱敌不除,必有后患结构复杂式反义词斩草除根同韵词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蝇营鼠窥、微乎其微、风树悲、招是生非、神动色飞、阐幽明微、一言已出,驷马难追、知白守黑、狐假虎威、

裹足不前

战国楚李斯《谏逐客书》:“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注释:裹足:包缠住了脚。好像脚被裹住了一样;不能前进。大多指有所顾虑;停步不前。

典故:战国时期,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范雎因受到诬陷而改名张禄逃到秦国。他征对秦国四人专权问题去拜见秦昭王。他说自己冒死晋见是为了秦国的将来,如果被杀就会让天下有志于助秦的人裹足不前,他分析秦国的现状头头是道,秦王拜他为相。

不识不知的造句及解析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