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彩衣娱亲的解释

彩衣娱亲

成语:彩衣娱亲

拼音:cǎiyīyúqīn

解释: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例句:戏彩娱亲,老莱子之孝。

出自: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祖孙父子》

光彩夺目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玉台翠树,光彩夺目。”

注释:光彩:光泽和颜色;夺目:耀眼。形容光彩极为鲜艳;极为耀眼。形容事物美好;引人注目。

典故:西晋时期,荆州刺史石崇靠抢劫外地商人而积累了万贯家财,被调至京城做卫尉,大肆挥霍。晋武帝的舅舅王恺也极力铺张浪费,想办法与石崇比富。王恺得到一株珊瑚十分得意,拿到石崇家。石崇拿出六七株光彩夺目的珊瑚送给他。王恺自叹不如。

庞然大物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第19卷:“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注释:庞然:高且大的样子。形容外表强大;事实上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典故:从前贵州一带没有毛驴,有好事者从北方运来一头毛驴放到山脚下吃草,山上的老虎发现了这个庞然大物,开始只有远远的望着,然后慢慢地靠近毛驴,被毛驴大叫吓了一跳,后发现毛驴只能用蹄踢,再也没有别的本事就跳上去饱餐一顿。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注释: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典故: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典故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松枝挂剑

《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注释:《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后因以“松枝挂剑”比喻

典故:古代季札第一次出使北方,见到徐君结为好友。徐君喜欢季札的宝剑,口头虽没言明。季札心里明白这事,为了便于执行公务,就没有送给徐君。季札公务完毕路过徐地,见徐君已经去世,就到他的坟墓旁把宝剑挂在树上而离开。

无下箸处

《晋书·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注释:晋武帝时,何曾生活豪奢,食日费万钱,犹云无下箸处。后用以形容富人饮食奢侈无度。

典故:西晋武帝时期,位列三公号称孝子仁人的何曾标榜自己按礼法行事,他就是对自己的妻子说话也要衣冠整齐。他曾指责名士阮籍在守孝期间大吃大喝,大违孝道,而他自己却十分讲究吃喝,每顿饭要吃掉一万铜钱还说没有下筷子的地方。

彩衣娱亲的解释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