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藏巧于拙的解释

藏巧于拙

成语:藏巧于拙

拼音:cángqiǎoyúzhuō

解释:有才能而不显示出来。

出处:明·洪应明《菜根谭》上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例句:

出自:

不一而足

《公羊传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注释: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典故:元朝时期,乐善好施的施济资助桂富五300两银子,让他赎回妻子与孩子,同时给他十亩田地。桂富五在地里挖出1500两银子偷偷到绍兴过好日子。施济去世后家道衰落。好友支德要施还母子去找那个不一而足的桂富五。可他对过去的恩人后代置之不理。

惊慌失措

《北齐书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注释: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典故:南北朝时期,北魏景穆帝的玄孙元晖业为人正直,十分有骨气。北魏被北齐所灭后,齐神武帝将魏孝武帝的皇后嫁给魏孝庄帝的侄子元韶。元晖业当着齐文宣帝痛骂元韶,被齐文宣帝下令处死,同时还有元孝友,孝友吓得惊惶失措。元晖业神色自若从容就义。典故(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北齐书·元晖业传》解释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取而代之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注释: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典故:楚国末年名将项燕的孙子项羽从小死了父亲,跟着叔叔项梁学习剑术,项羽却豪言壮语地说要学习对付千军万马的本领,项梁就教他兵法。项梁杀了人,他们逃到吴中,秦始皇东游会稽山路过吴中,项羽远远观望并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

断章取义

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注释:原指引用《诗经》中某一篇章的诗句;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典故:春秋后期,崔杼和庆封杀死齐庄公,拥立齐景公杵舀。庄公的卫士卢薄癸和王何外逃他国。卢的弟弟卢薄弊悄悄取得庆封的信任,用计除掉崔杼一家,并把自己的妻子进献给庆封,他找回卢薄癸及王何,成功杀死庆封一家为庄公报仇。

唾壶敲缺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注释:见“唾壶击缺”。

典故:晋朝时期,大将军王敦忧国忧民,面对当前的局势总是十分感慨。每次喝完酒后总是吟咏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吟咏一边用如意敲打唾壶,壶口都给敲破了。

藏巧于拙的解释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