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一丁
成语:不识一丁
拼音:bùshíyīdīng
解释: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出处:《旧唐书·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例句:而云古无类书,此真一丁不识之无知妄作也矣。
出自: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七
开门见山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太白发句,谓之开门见山。”
注释: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
典故:唐朝大诗人李白一向写诗都是开门见山,一下笔就触及题旨,从不拐弯抹角,如《远别离》的第一句就是“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蜀道难》的第一句是:“噫吁上,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长相思》第一句写:“长相思,在长安。”
一来二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一来二去,眼大心肥,那里还能够有长进呢?”
注释:指一回又一回,经过一段时间。表示逐渐的意思。
典故:贾母与李纨母子在一起聊天,贾宝玉提着蝈蝈笼进来,贾母指责他怎么不学习,同时夸奖贾兰有出息,将来肯定会顶门壮户。李纨想起贾珠来不住地流泪,见宝玉在就说要经常夸奖孩子,这样一来二去,孩子就会有长进。
松枝挂剑《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注释:《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后因以“松枝挂剑”比喻
典故:古代季札第一次出使北方,见到徐君结为好友。徐君喜欢季札的宝剑,口头虽没言明。季札心里明白这事,为了便于执行公务,就没有送给徐君。季札公务完毕路过徐地,见徐君已经去世,就到他的坟墓旁把宝剑挂在树上而离开。
宴安鸩毒《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杜预注:“以宴安比之鸩毒。”
注释:比喻耽于逸乐而杀身。
典故:春秋时期,邢国遭到北方的狄人的侵略,其向齐国求救。相国管仲立即向齐桓公报告。齐桓公有些犹豫不决。管仲说:“我们对周公的后代不能不管,一个国家如果沉湎于安乐当中,就像鸩毒一样。”齐桓公决定发兵救邢国。
千里送鹅毛《路史》:“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注释: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典故:唐朝一地方官为表达对皇帝的敬意,派缅伯高给皇上进贡一只天鹅。缅伯高爬山涉水,经过沔阳湖时给天鹅洗澡,天鹅逃跑,只剩下一根鹅毛,只好写诗“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皇帝没有怪罪并奖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