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已甚
成语:不为已甚
拼音:bùwéiyǐshèn
解释:已甚过分。不做得太过分。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出处:《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例句:那家人听了,倒道南令本不为已甚,不过大吏过严罢了。
出自: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六回
熟羊胛《新唐书·回鹘传》:“日入亨羊胛,熟,东方已明。”
注释:羊胛:羊的肩胛。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典故:唐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铁勒的部族很多,其中一个部族叫骨利干,地处瀚海以北,那里的草多为百合,盛产良马,可以日行千里。骨利干北边临海,离唐朝京都长安很远。那里日长夜短,傍晚开始煮羊的肩胛,等煮熟时,东方竟然天亮了。
慢条斯理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注释: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典故:从前放牛娃王冕天性聪明,善于画荷花,画出的荷花就像刚从水里摘下贴在纸上一样。他不求官也不结交朋友,终日在家读书作画。官府请他画几幅荷花送给上司,他推辞不掉画了几张。知县惊叹他的才华就亲自去拜访他,他慢条斯理地出门迎接。
长风破浪《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注释: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典故: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从小就有雄心壮志,喜欢舞枪弄剑,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他带兵攻打林邑国,运用计谋取胜,被封为左卫将军。
死而后已先秦孔子《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典故: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阿斗继位,他只知享乐,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阿斗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养虎自遗患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注释:比喻纵容敌人,自留后患。
典故:秦朝被推翻后,楚军与汉军订立和约,以鸿沟为界,西边归汉,东边归楚,宣布停战。项羽领兵东归,刘邦西进。张良和陈平对刘邦说:“目前汉军势力日益强大,诸侯也支持,可抓住时机消灭楚军,不能养虎遗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