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工本
成语:不惜工本
拼音:bùxīgōngběn
解释:惜吝惜。指舍得出本钱。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十三回姓方的瞧着眼热,有凡家该钱的,也就不惜工本,公开一个学堂。”
例句:
出自:
没精打采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归至怡红院中。”
注释:精:精神;采:神色。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致。形容精神萎靡;不振作、不高兴。
典故:妙玉来大观园探望惜春,贾宝玉自作多情要去送妙玉,两人来到弯弯曲曲的园内小路上,听到潇湘馆内传来叮咚的琴声,两人坐在石头上听这凄惨悠扬的琴声,突然琴弦断了。妙玉要回寺庙,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地回到怡红院中。
水落石出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注释: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经过澄清以后彻底暴露;真相大白。
典故: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苏轼生性豪放,学识渊博,很有文采。他不愿屈服权贵,被贬到黄州,两次游历黄州城外的赤壁,写出两篇《赤壁赋》。他借着酒兴,在《后赤壁赋》中描绘赤壁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铁杵成针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注释: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典故: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东门逐兔《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注释:见“东门黄犬”。
典故:秦朝末年,丞相李斯被诬以谋反的罪名入狱,秦二世派宦官赵高去审理他的案子。赵高本来与李斯有仇,便乘机把他的家族和宾客全部抓了起来,屈打成招被判死刑,李斯十分后悔从政,在被行刑前对次子说多想与他牵着黄狗到上蔡东门外去猎兔子。
鳏寡孤独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注释:鳏:年老无妻;寡:年老无夫;孤:年幼丧父;独:年老无子。失去配偶或老年丧子;幼年丧父的人。也泛指无劳动力又无亲人赡养的人。
典故:战国时期,有人劝齐宣王毁掉周天子巡狩朝见诸侯的明堂,他征询孟子的意见,孟子认为如果要实行王政就不能毁,因为周文王当年靠施行王政才统一天下,他除给予当官的优惠外,也对鳏夫、寡妇、独夫、孤儿这种无助的人特殊照顾,齐宣王认为言之有理。典故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释义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不专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