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主故常
成语:不主故常
拼音:bùzhǔgùcháng
解释:故常旧的常规、习惯。不拘于老的一套。
出处:《庄子·天运》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
例句:而其盘盘之气,熊熊之光,浏漓顿挫,不主故常。
出自:清·莫友芝《巢经巢诗钞序》
邯郸梦宋·王安石《中年》诗:“中年许国邯郸梦,晚岁还家圹埌游。”
注释:邯郸:古赵国都城。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典故:从前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卢生,在邯郸一个客店遇见道士吕翁。吕翁送他一个枕头,这时店主正开始做黄粱饭,卢生小睡一会,在梦中他中进士做宰相娶美妻,儿孙满堂,生活美满。梦醒后,主人的黄粱饭都还没做熟。
敲门砖明西湖居士《春游》:“这是敲门砖,敲开便丢下他。我们既作了官,做诗何用。”
注释: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典故:古代科举考试,往往要考八股文,应考的人把八股文的套路练熟,以便在考场上应用。如果没考中,就说“撞太岁”,冒险撞运气;如果考中了,就把八股文的那一套程式称之“敲门砖”,进了门完全可以扔掉敲门的砖头。
熟羊胛《新唐书·回鹘传》:“日入亨羊胛,熟,东方已明。”
注释:羊胛:羊的肩胛。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典故:唐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铁勒的部族很多,其中一个部族叫骨利干,地处瀚海以北,那里的草多为百合,盛产良马,可以日行千里。骨利干北边临海,离唐朝京都长安很远。那里日长夜短,傍晚开始煮羊的肩胛,等煮熟时,东方竟然天亮了。
囫囵吞枣宋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注释: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典故: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
艰难险阻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注释:险阻:险恶阻塞的地方。指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危险和阻碍。
典故: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励精图治,使晋国日益强大,准备挑战当时的霸主楚成王。公元前632年,晋文公亲率大军进攻曹、卫小国,楚成王派大将子玉前去救援曹,告诫子玉说重耳在外流亡19年,什么艰难险阻都经历过,得小心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