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不遑宁息的详细解释

不遑宁息

成语:不遑宁息

拼音:bùhuángníngxī

解释: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同不遑宁处”。

出处:《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例句:微臣所以叩心绝气,忘寝与食,雕肝焦虑,不遑宁息者也。

出自:唐·房玄龄《晋书·凉武昭王传》

惊天动地

唐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注释: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

典故:人格最高、能力最强的人做事时应该声势浩大、远近闻名。一个有高尚道德、崇高理想和本领高强的人应该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明朝郎瑛在《七修类稿》中阐述:“御史初至则曰惊天动地,过几月则曰错天黑地;去时则曰寞天寂地。”

损人益己

《旧唐书·陆象先传》:“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注释:犹损人利己。

典故:唐朝时期,陆象先少年志高,才华出众,得到当时吏部侍郎吉顼的赏识,评价他为“才望高雅”,推荐他担任洛阳尉。陆象先清心寡欲,知足常乐,为官廉正,不喜欢趋炎附势。他认为为政不能靠刑罚树威,不能干这种损人益己的事。

晋阳之甲

《公羊传定公十三年》载:晋赵鞅兴晋阳之甲,以清君侧为名,逐荀寅、士吉射。

注释: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晋阳之甲”。

典故:春秋时期,晋国内政昏乱,争权夺利的杀戮时常出现。大夫赵鞅因不满时政,兴晋阳之甲,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进行举兵反叛,杀入国都,驱逐了当年晋王身边的宠臣荀寅、士吉射等。

狐鸣篝火

黄葆桢《扬哲商烈士悼歌》:“军储潜遣五丁运,狐鸣篝火期相从。”

注释:见“狐鸣鱼书”。

典故: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被抓去当兵,因大雨耽误了行程,只好起来造反。造反前陈胜请算命先生算了一卦,在白绸子写“陈胜王”塞入鱼腹,半夜在古庙用竹笼罩上篝火,学狐狸叫“陈胜王”,为起来造势,第二天就起义,建立张楚政权。

马如游龙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注释: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典故:东汉章帝刘炟即位后,封其父王明帝刘庄的皇后马氏为太后。马太后亲自撰写《显宗起居注》,丝毫不提及父亲马援及兄长马防的功劳,还要章帝不要听信大臣的给马家封侯的建议,说:“我回家看他们门前车水马龙的,不能再封了。”

不遑宁息的详细解释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