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古不修今
成语:不法古不修今
拼音:bùfǎgǔbùxiūjīn
解释: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出处:《商君书·开塞》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世。”
例句:
出自:
鸿门宴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注释:鸿门:地名,今陕西临潼东北。指不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
典故:公元前206年,项羽率大军入关进驻鸿门,准备消灭刘邦。经项羽叔父项伯的调解,刘邦亲赴鸿门去拜见项羽,项羽设宴相待。席间项羽谋士范增命项庄舞剑,伺机刺杀刘邦。项伯见势不妙,也拔剑起舞掩护刘邦。刘邦乘机入厕,在樊哙等掩护下逃回大本营。
淡妆浓抹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妆:化妆;抹:抹粉。指淡雅和浓艳两种不同的妆饰打扮
典故:宋朝时期,礼部尚书苏东坡因反对新法,屡次遭贬,先后被贬至杭州、黄州、惠州、琼州等地。官场上的不如意,使他热衷于文学创作。他在杭州期间见到美丽的西湖即兴作《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杯水车薪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注释:杯水:一杯水;车薪:一车柴草。一杯水救不了一大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对解决困难作用不大。
典故:从前有一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听到救火声就跑去救火。后来他的柴车也着了火,正好看到路边有一个杯子,就拿杯子跑到河边去装水来救火,但火势太大,一杯水根本就是无济于事,一整车柴全部被烧毁。
重于泰山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注释:像泰山一样重。比喻意义很大或分量很重。泰山:我国名山;五岳之首。
典故:西汉时期,太史令司马迁为实现父亲的遗愿继续编著《史记》,因李陵事件被施以酷刑。他强忍痛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历史巨著《史记》。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对死的认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家喻户晓宋楼钥《缴郑熙等免罪》:“而遽有免罪之旨,不可以家谕户晓,必有轻议于下者。”
注释:喻:明白;晓:知道。家家都清楚;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典故:唐文宗时期,御史中丞李孝本因他人事发受到株连被杀后,他的女儿被召进宫,右拾遗魏暮认为这样做有违人伦,就上书劝阻,皇帝接纳他的意见并放了李孝本的女儿,皇帝在诏书中辩解说:“收李女入宫是为王子打扫宫殿,这不是家喻户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