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而会
成语:不期而会
拼音:bùqīérhuì
解释:①未经约定而意外地遇见。②未经约定而自动聚集。
出处:语出《榖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
例句:晚上九点钟光景,吴公馆里不期而会的来了些至亲好友,慰问吴荪甫在厂所受的惊吓。
出自:茅盾《子夜》十四
售胝足之药《厅史》:“昔人有以胝足之药售于市者,辄揭扁于门曰:‘供御。’”
注释:胝:手掌或脚掌上的老茧。指卖狗皮膏药骗人
典故:从前有人在市场上卖治脚茧药,在门上挂“供御”的招牌,人们讥笑他不诚实。皇帝知道后,派人传唤他,并把他投入监狱。他遇大赦而回家,就又重操旧业,在招牌上面增加“曾经宣唤”4字,以此来招徕顾客。
乐以忘忧先秦孔子《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注释: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典故: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讲学,来到楚国叶邑,叶公沈诸梁接待了他,他对孔子不怎么了解,就悄悄地问子路,子路一时不知怎么回答他。孔子事后得知就对子路说以后就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相煎太急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形容兄弟或内部之间的残杀或破坏
典故: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很妒忌兄弟曹植的才华,想找一个借口把他杀死,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处死。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只好贬他去镇守边疆。
晋阳之甲《公羊传定公十三年》载:晋赵鞅兴晋阳之甲,以清君侧为名,逐荀寅、士吉射。
注释: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晋阳之甲”。
典故:春秋时期,晋国内政昏乱,争权夺利的杀戮时常出现。大夫赵鞅因不满时政,兴晋阳之甲,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进行举兵反叛,杀入国都,驱逐了当年晋王身边的宠臣荀寅、士吉射等。
屐齿之折《晋书谢安传》:“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
注释:形容内心喜悦之甚。
典故:东晋时期,苻坚率领百万大军向东晋王朝发起进攻。谢安奉命率8万大军迎战,他指挥有方,经常大胜。一次他同客人下棋,谢玄拿着前方捷报给谢安。谢安看后默不做声,下完棋后客人问谢玄得知大胜。谢安内心十分欢喜,过门槛时不觉屐齿都折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