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不打不相识造句

不打不相识

成语:不打不相识

拼音:bùdǎbùxiāngshí

解释: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例句:上次闹了点误会,还记在心里?不打不相识嘛。来,里面坐。

出自:陆文夫《不平者》

囫囵吞枣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注释: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指不加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缺乏思考;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

典故:从前一个自作聪明的人,听说人们吃梨子对牙好但伤脾,吃枣子却刚好相反。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吃梨只嚼不咽,吃枣只吞不嚼,这样就不会伤牙与伤脾了,人家笑他是囫囵吞枣。

覆巢无完卵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注释:覆:翻倒。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比喻灭门大祸,无一幸免。又比喻整体毁灭,个体也不能幸存。

典故:东汉末年,北海相孔融反对曹操率50万大军征讨刘备与孙权,御史大夫向来与孔融不合,在曹操面前添油加醋,恶意挑拨。曹操大怒,命人逮捕孔融全家,孔融的孩子无动于衷,也不逃跑,说:“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急则抱佛脚

宋·刘攽《中山诗话》:“王丞相嗜谐谑。一日,论沙门道,因曰:‘投老欲依僧。’客遽对曰:‘急则抱佛脚。’”

注释:急:紧急,危急。比喻事到临头才慌忙准备

典故:宋朝时期,王安石与客人闲谈,偶然谈到佛经,他感慨地说:“投老欲依僧”,表示想与和尚去做伴。旁人加上一句“急则抱佛脚”。王安石不悦,那人说古诗对谚语,如改成对联则成为“老欲依僧,急来抱佛”,头脚相对。

不自量力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今诸外道不自量力,结党连群,敢声论鼓,惟愿大师摧诸异道。”

注释:量:估计。不能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

典故:春秋时期,实力弱小的息国从郑国发动战争,结果被打败。分析人士认为自不量力的息国即将被消灭,原因是他不考虑自己的德行,不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分不清敌人与朋友,不团结邻国,结果没过多久息国被楚国消灭。

赤子之心

先秦孟轲《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注释:赤子:初生的婴儿。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典故:战国时期,孟子与齐宣王谈论君臣之间的关系而一般正直人应有的态度。孟子说:所谓大人就是通达事理的人并没有奇特的地方,其可贵的地方就是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失掉孩提时代的一片真心,像小孩子那样纯朴、真诚、热烈。

不打不相识造句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