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井入坎
成语:避井入坎
拼音:bìjǐngrùkǎn
解释:比喻躲过一害,又受一害。同避坑落井”。
出处:无
例句:
出自:
庐山真面清杨伦《序》:“所谓万丈光焰化作百重云雾者,自非摧陷廓清,不见庐山真面。”
注释:庐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
典故:庐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十分雄伟,山清水秀,风景奇丽。它临江靠水,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苏轼写《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无可奈何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注释:奈何:如何;怎么办。不得已;没有办法。
典故:汉武帝对内实行严酷统治,对外不断扩张,对百姓横征暴敛,人们怨声载道,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只好揭竿而起。汉武帝派兵镇压没有效果,就出台《沈命法》规定凡有起义军的地方的地方官一起治罪。地方官无可奈何只好隐瞒不报。
地灵人杰唐王勃《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注释:灵:好;杰:杰出。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
典故:唐朝时“初唐四杰”的王勃因为他的《檄英王鸡》得罪了唐高宗而被放逐,他到交趾探望父亲,路经洪州,恰好是重阳节,洪州都督阎伯屿大宴宾客,吟诗作乐,王勃起兴作诗“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出处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解释灵:好;杰:杰出。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用法作谓语、定语;赞扬别人的家乡近义词地灵人杰
失马塞翁《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我家虽不宽余,也还可以勉强温饱,都因我无端的官兴发作,几乎弄得家破人亡;还仗天祖之灵,才幸而作了个‘失马塞翁’。”
注释:比喻因祸得福的人。
典故:古代塞北的一老汉家的马跑到长城外面胡人那边去了,乡亲们安慰他,他说这不一定是坏事,几天后走失的马带回几匹烈马回来。老翁认为这不一定是好事,他的儿子因骑胡马摔断了腿,老翁认为不是坏事,后老汉儿子因腿伤而躲过战祸。
五里雾中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注释: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典故:汉朝时期,成都人张楷会道术,能在晴天造出方圆五里的云雾。云雾迷漫,特别壮观。关西的裴优能造三里云雾。他变卖家产到成都去拜张楷学艺不成,就造雾行窃,被官府捉住。他立即诬陷是张楷教他的。官府则为了抢功把张楷投入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