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阱入坑
成语:避阱入坑
拼音:bìjǐngrùkéng
解释:指避过了井,又掉进了坑里。比喻避去一害,又受另一害。阱,异穽”。
出处:汉·焦赣《易林·观之益》避阱入坑,忧患日生。”一本作避井入坎”。
例句:
出自:
孺子牛郭小川《登九山》:“人在变,思想在变,多少英雄甘当孺子牛。”
注释:孺子:儿童。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典故:春秋时期,齐景公在空闲时为了引逗庶子荼玩乐,用嘴咬着绳子装成牛让荼牵着走,荼十分高兴,又唱又跳的,一时得意忘形,摔倒在地,齐景公咬得太紧,冷不防把他的几颗牙齿给拉断了。
傍若无人?
注释:好象旁边没有人在。形容神情态度高傲自如。
典故:晋朝时期,王子敬从会稽经过吴郡,听说顾辟疆有个名园就去参观,碰见顾辟疆在园内设宴畅饮,王子敬游遍整个园子后在那里指指点点,旁若无人。顾辟疆气得把他的下人全赶出园子,接着就赶王子敬,王始终坦然自若,置之不理。
惊心动魄南朝梁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注释: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典故:春秋时期,越国想灭吴国,便搜集天下的奇珍异宝、珍味佳肴献给吴王,同时还把西施、郑旦两位美人献给吴王。吴王把两位美人安置在椒房内,美人并肩而坐,偷窥者莫不惊心动魄。吴王被她们迷住了,越军进攻吴国,吴王带两位美人狼狈逃跑。
万无一失汉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注释: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典故:公元前203年,汉将韩信灭了齐国,被刘邦封为齐王,韩信的谋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势后认为韩信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劝他不要跟随刘邦自立为王,可以与楚汉三分天下,跟随刘邦最多也只能封为诸侯,成败在于决断,现在行动可以万无一失。韩信没听蒯通的。
亡国之声《韩非子·十过》:“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
注释:指淫靡的音乐。
典故:春秋末年,晋平公在城外建造一座豪华的宫殿。卫灵公带涓乐师前去祝贺,席间涓乐师把在濮水边听来的乐曲弹了一遍。晋国的旷乐师马上制止说是商末延乐师为纣王所作的亡国之声,听了会沉湎声色中。3年后,晋平公因贪色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