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影敛迹
成语:避影敛迹
拼音:bìyǐngliǎnjì
解释:指隐蔽起来,不露形迹。
出处:宋·叶適《刘建翁墓志铭》已而敷畅折衷,隐情遁节,如镱见象,奸民未尝不避影敛迹也。”
例句:
出自:
从容不迫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注释: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典故:战国时期宋国哲学家庄周与哲学家惠子同在濠水岸边观鱼。庄子说鱼在水中游得从容自在,惠子问庄子怎么知道鱼的感受。庄子说:“我与你在濠水边同游观鱼,悠闲自在,自得其乐,鱼在水中游戏,从容不迫地观看我们,当然也快乐。”
无敌于天下《孟子·公孙丑上》:“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
注释:天下都没有对手。形容力量强大无比。
典故:战国时期,孟子的学生向孟子请教如何才能使国家昌盛强大与无敌于天下。孟子回答他:首先是尊重、任用有德有才的贤人,带动士人为国效力;其次为商人提供场地,不征赋税;边境卡哨对旅客不收税,对农田不征税,免除劳役等。
面红耳赤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9卷:“今人有些小利害,便至于头红耳赤;子文却三仕三已,略无喜愠。”
注释: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羞愧、窘迫、激动或发怒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典故:清朝时期,一浪子决心痛改前非,给自己取别号“死里逃生”,他在街上遇到一汉子拿着一本小说要卖,他好奇地看到是“九死一生笔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看后不住面红耳赤,意往神驰,他把这本书改作章回小说发表。
任劳任怨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注释: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典故:春秋时期,晋国相国赵盾想出走他国,赵穿知道后就率200卫兵把晋灵公杀了。太史在朝廷大事册上写“秋正月,赵盾在桃园谋害了国君夷皋。”赵盾叫太史改,太史不愿意。赵盾觉得大人物要任劳任怨,于是自我解嘲只有于心无愧就行。
盛气凌人清曾国藩《求阙斋语》:“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盛气凌我。”
注释:凌:欺压。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典故:战国时赵太后辅佐年幼的赵孝成王执政,秦国趁机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要求赵太后的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当人质,赵太后不肯。大臣触龙求见,赵太后装出一幅盛气凌人的样子,触龙入情入理的开导终于使赵太后同意齐国要求。出处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五·教人》释义盛气:骄横的气焰;凌:欺凌。以骄横的气势压人。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傲慢自大近义词目中无人、盛气临人、咄咄逼人反义词虚怀若谷、谦虚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