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李嫌瓜
成语:避李嫌瓜
拼音:bìlǐxiánguā
解释:以之表示避免嫌疑。
出处:三国·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例句:他正气邪难犯,咱贞魂死不差。还只为守宫闱,避李嫌瓜。
出自:清·杨潮观《信陵君义葬金钗》
下马威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李彪终久是衙门人手段,走到灶下取一根劈柴来,先把李旺打一个下马威。”
注释: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
典故:西汉时期,豪门贵族少年班伯主动请缨到混乱的定襄去做太守。他刚到任,当地的豪绅大姓把以前的犯事的人全都藏匿起来。而班伯一上任就大肆宴请豪绅大姓,与他们交朋友,待了解犯事的人藏身之处后立即下令捕杀,定襄很快就安定了。
按图索骥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注释:按图:按照图形;索:寻找;骥:好马。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①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②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典故:春秋时期相马专家孙阳(伯乐)根据自己的相马经验写了《相马经》,他的儿子很想把相马的绝技学到手,熟读《相马经》,根据经书上的标准选出的“千里马”——一只癞蛤蟆回家向其父报喜,伯乐看后哭笑不得。典故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汉书·梅福传》释义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杯水车薪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注释:杯水:一杯水;车薪:一车柴草。一杯水救不了一大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对解决困难作用不大。
典故:从前有一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听到救火声就跑去救火。后来他的柴车也着了火,正好看到路边有一个杯子,就拿杯子跑到河边去装水来救火,但火势太大,一杯水根本就是无济于事,一整车柴全部被烧毁。
无所不容《魏书》:“朕于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
注释:没有什么不能容纳。极言其宽广。
典故: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十分嫉妒他弟弟曹植的才华,担心他会造反,于是让他出京去自己的封地,同时派监国谒者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一次监国谒者诬陷曹植。曹丕迫于太后的压力,只好降他为安乡侯,标榜自己对天下无所不容,何况是骨肉兄弟呢。
言信行果梁启超《近世第一大哲康德之学说·发端及其略传》:“正直谨严,言信行果。”
注释:见“言必信,行必果。”
典故: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无事,与弟子讨论修身之事。孔子认为做“士”要做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三好,士分三类:“不辱君命,为国效力;孝悌兼备,乡邻模范;言信行果,千金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