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物居方
成语:辨物居方
拼音:biànwùjūfāng
解释:辨别众物的性质、条件等因素,使之各得其所。
出处:《易·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孔颖达疏辨别众物,各居其方,使皆得安其所。”
例句:夫明哲之士者,威而不慑,困而能通,决嫌定疑,辨物居方。
出自:汉徐斡《中论·智行》
守株待兔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触柱折颈而死。”
注释: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典故: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重于泰山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注释:像泰山一样重。比喻意义很大或分量很重。泰山:我国名山;五岳之首。
典故:西汉时期,太史令司马迁为实现父亲的遗愿继续编著《史记》,因李陵事件被施以酷刑。他强忍痛苦,终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历史巨著《史记》。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对死的认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饱食终日先秦孔子《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注释: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典故:春秋时期,孔子经常教育他的学生向颜回学习,不要追慕富贵与享受,用心读书。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一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没有事可干,不去用心思考问题,那就没有造就了。世上下棋的人虽然悠闲但也要用心,比起那些饱食终日的人来真是强多了。
视民如子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吴光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
注释:形容帝王、官吏爱护百姓。
典故:春秋时期,公子僚当上吴王,长子光心存怨恨,他设宴让专诸扮作厨师杀掉吴王,自己成为吴王阖闾。他任用伍子胥为相国,任用孙武为将军,特别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生活十分俭朴,视民如子,几年后,吴国就成为强国。
无所畏忌汉·班固《汉书·王尊传》:“专权擅势,大作威福,纵姿不制,无所畏忌,为海内患害。”
注释:没有什么畏惧和顾忌。
典故:汉元帝时期,中书谒者令石显依仗皇帝的宠信独断专行、作威作福、胡作非为、无所畏忌,百官都很畏惧他,连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对他也要拍马奉承,敢怒不敢言。汉成帝即位后,降石显为中太仆,司隶校尉王尊才敢上书攻击匡衡等人不敢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