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莆田的许多习俗里,至今流传着许多与梅妃有关的轶事。梅妃是唐代李隆基皇帝的妃子。生于开元十一年,(公元723),殉难天宝十五年(公元756)终年34岁。她短暂一生,是莆田一位引以为豪的杰出女性。她是福建第一位女诗人,她的品行被宋代理学奉为楷模,为莆田增了不少荣耀和殊荣。
在讲梅妃之前先要介绍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生于公元685年,是相王李旦第三儿子,年轻有为,27岁因诛杀韦氏和安乐公主有功,被立为太子,28岁登基当皇帝,在位45年,又当6年太上皇,终年78岁。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唐玄宗是封建社会494个皇帝中最有为的皇帝之一,开创了繁荣昌盛唐”开元盛世”。
唐玄宗主要讲二点,一是有为李隆基,二是骄奢的唐玄宗。有为李隆基表现为消除韦后和太平公主势力,使唐王朝继续走向繁荣;骄奢唐玄宗表现晚年丧失了励精图治的壮志,贪图亨受,宠信武惠妃、杨玉环,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导致爆发”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繁荣走向衰落。
一、梅妃传记事迹。主要记载有:史志的梅妃、族谱的梅妃、小说的梅妃、传说的梅妃。梅妃概括起来为四女:才女、美女、淑女、烈女。
1、史志的梅妃。
(1)南宋李俊甫《莆阳比事》载:梅妃,姓江氏,莆田人,九岁能诵二南诗,语父仲逊曰:我女子,期以此为志。父奇之,名曰采萍。开元中,高力士使闽,以选入侍,大见宠幸。妃能属文,自比谢女,常淡妆雅服,姿态明秀,性喜梅,所居栏槛悉植之,榜曰梅亭。
后有注:此传叶石林得之朱遵度家,乃大唐大中二年(860)七月所著云。这个注可信否?
我认为可信。二个理由,一是叶石林得之朱遵度家的唐大中二年的书,记载详实完整;二是《莆阳比事》史料真实地方史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取唐以来上千百年间,凡莆阳事之可传者”,”属辞有法,纪事核实”,是一部完全可信赖的地方史书。
(2)明代周瑛重刊兴化府志人物传中梅妃传,后注为旧志有记。莆田过去修新志毁旧志,此注点出旧志有传。还有历代莆田县志和兴化府志都作为正传。
2、族谱的梅妃。
清《江氏族谱》载:梅妃生于官宦家庭,江氏先人多为官,“第一代江汉,字汝广,官观察使,子江德,居固始”,第二代江德官为大中大夫、后代官司马、参军、承事等职,到第九代“江湄,字尔峦,官刺史”;“第十一代江仲逊,字惟恭,封镇国将军,子采芹,女采萍,世居东华,高祖迁江东,以女贵封妃,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其父江渚追封为正议大夫(正四品),莆田诸女尽封孺人,与归俱赐銮驾。”
3、小说的梅妃。
五代时期(907—960)王仁裕撰《开元天宝遗事》,其中有选唐大中二年(公元848)所著云《梅妃传》,小说记载最详细。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又出版《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中的《梅妃传》。
4、传说的梅妃。
梅妃原是牧鹅女。梅妃幼时虽然才高,却其貌不扬。其家教让她勤于劳动,经常牧鹅。一天她在木兰溪下游一个狭长的土墩(形同鹅脖子,俗称“鹅脰”)处牧鹅。忽然前方传来闹哄哄的声音:“快跑啊,皇帝选秀女的差官来啊。”这时正在牧鹅的采蘋姑娘一慌,也拔腿便跑,有的姑娘嘲讽说:“你长得这么丑,朝廷哪能选得上你?还跟大家一起跑。”她回头一看,一群差官正紧紧追赶几位邻村的姑娘。不小心被一堆土绊着,跌了一跤,摔得满脸是泥,等那班差官过去,她抹去脸上的泥巴,走到水边,用溪水清洗干净。万万没想到,这一跌竟把她原来容貌彻底改变,越洗越美,在那清澈如镜的木兰溪,映出她那如花似月的姿容,活象仙女下凡。说得巧,朝廷的那班差官正好追到这里,如获至宝,便高高兴兴地把她带回宫去。
后来人们把梅妃摔了跤洗脸的湖命名为“美人湖”。
二、梅妃有无其人。
有关梅妃事迹莆田都有传记,自唐宋元明清都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起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和《唐宋传奇集》中对《梅妃传》的作者和著作年代提出质疑后,梅妃有无其人的争议一直持续至今,并被列为中国文化之谜。由施宣圆、林耀琛、许立言主编,中国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之谜》第四辑《梅妃有无其人》中认为"梅妃无其人"的理由主要有:
1、鲁迅认为,《梅妃传》跋文提到的叶少蕴,是北宋末期人,作跋就是作者,由于年代不相及,可见《梅妃传》是南北宋人伪作,梅妃是虚构人物;
2、据史料分析,有关梅妃事迹《旧唐书》、《新唐书》均不载;只见于《开元天宝遗事》、宋邑人李俊甫《莆阳比事》著录,刘克庄亦有咏《梅妃》诗。
3、《梅妃传》说,高力士使闽,但考于新旧唐书,都没有高力士使闽的记载;
4、从地理演变看,莆田地处沿海,据旧县志载,在梁陈时代(公元六世纪)海潮涨时可以涌到南山麓广化寺前、西门外之泗华陂前和黄石东北的大龟屿附近,所以唐明皇在位的时候(685-762)(注应为712-756-笔者),江东村这个地方可能还不曾存在;
5、据当地民间传说,江采苹是个放鸭女,与《梅妃传》所描述的能诗善赋的梅妃相去甚远。
我认为,以上观点都不能成立。
福建习俗,福建文化,莆田习俗,莆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