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邵阳蓝印花布:染出青白醉人间

邵阳蓝印花布:染出青白醉人间

a1

邵阳蓝印花布,曾经是邵阳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以耐磨耐脏及透气吸汗的特性,深受人们喜欢。用它制成的衣裳、被面、门帘、桌布,家家可见,就连姑娘出嫁,嫁妆中亦必有蓝印花被。邵阳蓝印花布用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了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绚丽多彩的蓝白艺术世界,其主要作品有花布、被面、床单、门窗、桌布、包袱、枕巾、帐檐、腰带、头巾、围裙、肚兜等,以蓝印花被面、床单最为著名。昔年,邵阳蓝印花布主要流传在邵阳县五峰铺镇、塘渡口镇、塘田市镇、白仓镇、古县城当地。然而,随着时装、洋布的盛行,一度“衣被天下”的蓝印花布,却渐渐从现代生活中淡出。昔日,火辣辣的阳光下,蓝天、白云、青草地、小村庄、身穿蓝印花布衣裳的清纯小姑娘和晾晒在竹竿上的蓝印花布,如今成为人们记忆中最绚丽的风景。

据史载:邵阳蓝印花布主要分布于邵阳县五峰铺镇、塘渡口镇、塘田市镇、白仓镇、古县城、宝庆城及周边城镇。解放初期,仅县城宝庆就有特大染坊八家,中心染房三十多家。1986年,邵阳蓝印花布的最后一家染房在五峰铺镇停产。自后,民间仍有不少织染印花布的手工师傅在传承,在渴盼,在守望,他们坚信终有一日邵阳蓝印花布的“蓝白”之美会走出湖南。

邵阳蓝印花布源自远古时代苗、瑶人民的“阑干斑布”和蜡缬,是由境内苗族、瑶族的蜡染演变而来的。据《宝庆府志》、《邵阳县志》记载:唐代,邵阳各地引种棉花,棉纺织布业兴起,邵阳人在蜡染的基础上以豆浆石灰代蜡的防染法,所以邵阳人称这种防染的布为豆浆布。明清两朝和民国时期,是邵阳蓝印花布业的全盛时期,邵阳成为华南、西南地区的蓝印花布生产、销售中心。新中国成立后,邵阳蓝印花布逐渐衰落、消亡。

邵阳蓝印花布是一种集民间美术与民间手工技艺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它是用防染白浆印花靛蓝染色的双色布。分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具有染而不褪,耐洗耐晒,纹形图案愈洗愈鲜的特点。这让我想到了邵阳蓝印花布跟广东省广州市新塘镇的蓝色牛仔布有许多惊人的相似。邵阳蓝印花布属镂空印花,其工艺流程是:先用厚实的油纸雕刻出所需要的图案花版,然后把花版压在布料上,在花版的镂空处刷上一种用石灰与豆浆调和的防染浆。待晾干后将布料投蓝靛染缸中加染,染后去灰浆,漂洗晾干整平而成。

邵阳蓝印花布的图案内容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或吉祥纹样,最具代表性的有《凤凰牡丹》、《狮子戏珠》、《金鱼戏莲》、《吉庆有余》、《凤鹿》、《鸳鸯戏水》、《鹿鹤同春》、《蝶戏牡丹》等。

邵阳蓝印花布只用一套色彩,生产工具简单,操作简便。

1、花版:用桐油浸泡过的厚质纸板,描上设计好的图样,用刻刀镂刻成透空的花纹漏版。

2、布料:用棉纱纺织的白色土棉布。

3、防染剂(浆):用石灰和豆浆按比例调和成的粉浆剂。

4、染剂:将蓝靛草浸泡入石灰水中,一周后去渣,沉淀后去清水,即成靛蓝。

5、染缸、染坊、踩布石、晾布架。

邵阳蓝印花布的主要作品有花布、被面、床单、门窗、桌布、包袱、枕巾、账檐、腰带、头巾、围裙、肚兜、椅巾等,以蓝印花被面、床单、帐檐最为著名。

邵阳蓝印花布艺术的传承,以民间作坊式的传承为主,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邵阳县城有8家大型染坊,30多家中小染坊,从业工人数千人。

邵阳蓝印花布:染出青白醉人间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