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地区,凡是道教庙宇,在神像前几乎都有一到数对筊(jiào,占卜的用具)杯,佛教寺庙偶尔有之。潮汕民间信仰中,凡是求签,均需要向神明掷筊确认。“筊杯”简称“杯”,故潮语“掷筊”又名“跋(bá)杯”。
而筊杯并非仅在庙中使用,家中有供祖先神主者,往往也会备有一对筊杯,如果是向新逝的死者神位求问问题,不能使用“筊杯”,只能用两枚硬币。如扫墓等情况,临时需用之时,亦可以二枚相同之硬币代替。
1、禀明:执一对杯筊在香炉上绕三圈,跪在神明前,禀明自己姓名、生辰、住所及请示事项,一次一事。
2、掷筊(问杯):将筊杯合在掌心,并略为上抛掷出让它落地,观看正反的组合。
3、掷筊结果:
圣杯(圣筊、允筊、允杯)
即二支筊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代表所请示祈求之事神明应允、可行。
笑杯(笑筊)
两支皆为正面(阳阳,即两面均为平面),代表陈述不清、无法裁示或明知机缘未至不足,何必有此一问;或所提问题自有主张、已有定数,何必多此一问;亦或神明主意未定,再请示。
阴杯(哭筊、盖筊、盖杯、没筊、没杯)
两支皆为反面(阴阴,即两面均为隆起),表示神明不应许所求之事。
立杯(立筊)
杯筊未倒下而呈立状,一般人掷筊多半对神明“有所求”,但若为“无所求”的信徒,有可能会掷出“立筊”。这是神灵的严重示警。
“跋杯”流程
(一)、向神佛禀明
请筊时,双手合掌杯筊置放于掌心中,先向神佛禀明自己的姓名、出生年月日时、年龄、住址,以及祈求神佛圣示指点的事由,一次以一事为原则。禀明叙述时,应条理分明,简单扼要,避免罗嗦冗长而失去重点。
(二)、请神佛圣示
禀报完毕后,先暂候数十秒钟,让神佛有所时间斟酌一番,接着才进行掷筊的动作。掷筊时,头额微低双手捧筊,杯筊平、平呈蝶状;高举至眉心间;再往上拋投才掉落地面,就是一般所谓的「投空掷地」。
1、请筊时,双手合掌杯筊置放于掌心中,禀明个人资料和事由,一次以一事为原则。
2、预备掷筊时,头额微低双手捧筊,杯筊平、平呈蝶状。
3、双手捧筊高举至眉心问。
4、杯筊往上拋投才掉落地面,即是所谓的「投空掷地」。宜特別留意的一点是:掷筊请示以一次为定,不可一而再、再而三,非掷得圣筊不得,如此执着行为已然失去清净心、虔诚心,这种不正确的执筊方法所得结果,已变得无意义。同时宜注意,相同的事由,须待一段时间后才可以再请领圣示。
(三)执筊结果有三种
「圣杯」:呈现一凸、一平,表示神佛圣裁「对、好、可以」。
「阴杯」:呈现凸、凸,表示神佛圣裁「不对、不好、不可以」。依行天宮传统,凡是重大事情获阴筊时,不宜于短期内再请筊。
「笑杯」:呈现平、平,表示陈述不清楚无法裁示。另外,若信众明知机缘不具足,仍然抱持请示看看的心态;或信众自有主张、已有定数,实在是多此一问的情況下,都会获得笑筊。
最后,根据所”跋杯“的三次结果为一签,由此可变化出二十七签,最后可以对照签诗,以意解签了,以下以福德正神廿八签诗为例:
福德正神签,有廿八签,每签用「驳杯」掷在地下三次,组成一签,这样的组合共廿七签。三次掷杯之中,如有一杯或二杯竖起,称之竖杯,是神灵的严重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