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八月廿八,泉州东门外一民间信仰祭祀活动就会如期举行,至今已经458年,当地居民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明朝时惨遭倭寇杀害的祖先的怀念和祭奠。相关专家表示,这不仅是一场祭祀活动,更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
延续了400多年的泉州城东“祭十班”习俗,背后是悲壮的泉州沿海居民抗倭的故事。
城东祭“十班”的祭祀活动是泉州东门外一个有名的民间信仰活动。《泉州府志》的“纪兵”记载: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三月,倭复寇泉州、安平、同安等,反复入侵,焚烧民居,但也被军民拒退。就在那一年的农历八月廿八日,倭寇对周边十个村落的民众惨无人道的大掠杀。当地民众也协力进行自卫还击,一时双方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几乎全歼这批入侵之敌,此战令倭寇大丧其胆。
惨遭倭寇屠杀的死难者,有难以辨认身份的,被同葬于以一古井为主的大穴之中。后来又在其公墓之上,建了一个八九尺见方的小庙,成为“十班公妈”墓庙,并举行合祭,相沿成俗,后演化成民间信仰。近年因万安开发区建设需要,“十班公妈”墓庙,被迁至万安街道岩山公园边重建。
如今“祭十班”传承下来,主要是以当年参与抗倭卫乡的十几个村庄为单位,每年进行轮值、主持,以感恩的形式祭祀为保家卫乡而遇难的十班英灵,因此“十”为概数。“祭十班”成为附近片区传统的祭祖礼仪。
四百多年来,“卫乡御倭”的“十班公妈”,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圣。参与抗倭的十个村庄各姓村民,把八月廿八这天抗倭遇难日,定为每年的公祭日,这就是祭祀“十班公妈”(简称“祭十班”)的由来。祭祀活动起初由官方主持主祭,后来转为民祭,再由十个村庄轮值主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