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场街
据《华阳县志》载:“琉璃古窑始于唐,盛于宋,衰于明末”。从五代至明朝的700多年间,琉璃古窑烧制过大量的青瓷和五彩缤纷的琉璃釉陶器。上个世纪,琉璃场附近出土了不少精美的陶器,陶器碎片散布的面积为340亩,堆积层厚1~3米。在现针织厂、印染厂及宿舍和胜利粮站后的建筑物的下面,都还可以见到陶器碎片。1984年11月,金牛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琉璃古陶窑址”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琉璃场村立碑,以示保护。
琉璃场与琉璃厂的由来
琉璃厂是明代以来的旧名,场以厂名,故名琉璃场。
据有关资料记载和考古专家论证,从晚唐直到明代末期,琉璃厂一直是成都附近的一个官办陶瓷手工场,延续了700多年从未间断,以其规模宏大、产品优良、品种繁多、历史悠久而成为西蜀少数几个著名的陶瓷工场之一。宋代,这里五彩缤纷、光亮耀眼的琉璃釉陶器遐迩闻名,南宋时期它的产品几乎独占了整个四川市场。明末时期,因战乱或其它原因,这里再也没有恢复起来。
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在1909年简阳人傅崇矩编著的、勾画了清朝末期成都社会全貌,被专家、学者誉为清末成都社会百科全书的《成都通览》没有琉璃厂或琉璃场的文字记载,倒是周围的三圣场(又叫高店子)、沙河铺、中和场、中兴场等均有文字记载。这个问题直到最近才解开,据当地老年人讲,琉璃场到清朝已经是一片废墟。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起,才有人在这里卖茶卖饭,住户逐渐增多,初具场镇雏型,因多系草房,故称为“草草场”,又叫“溜溜场”。
以琉璃厂故名的琉璃场曾属华阳县管辖。抗日战争时期,华阳县政府曾从成都市政府街迁来这里办公,1944年华阳县政府批准正式建场名琉璃场。抗日战争胜利后,琉璃场才有了乡的建制,为纪念抗战胜利定名为胜利乡。1959年,胜利乡划归成都市郊区管辖,下半年,因“大跃进”“公社化”,又定名为胜利公社。
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金牛区人民政府将胜利公社改名为琉璃场乡人民政府,其所辖十个大队分别更名为琉璃场村、麻柳湾村、包江桥村、祝国寺村、大安桥村、江家堰村、潘家沟村、棬子树村、金像寺村、皇经楼村。上个世纪末期,又将琉璃场乡更名为琉璃乡。2020年由锦江区街道区划调整为柳江街道办事处。
九十九座大窑包的琉璃场
从空中俯看,琉璃场街就是一个大窑包,至今还有一些年老者将一些土坡、高坎(堆积层)叫窑包。据成都市文史资料显示,民国初年琉璃场还是乱坟地,当时还有窑包21座(相传,在古代的极盛时期有窑包99座),整个窑址占地面积约为一平方公里,窑包之间相互紧密重叠,突出地表高处达10米以上。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修路和坟地的开垦,以及成仁公路的建设,琉璃场从仅30多家居民和店铺,到如今已达数千户居民,其窑包早被推平修建成街道和房屋。据1981年11月金牛区土壤普查资料显示,把窑包等废窑址的瓦砾场改土而成的耕地定名为一个新的土种:“瓦片土”(Q3-1),主要公布在琉璃场村、包江桥村,面积达21.3亩———这在当时的金牛区仅有此地才有这种土壤。后来因修琉三公路、新成仁公路,这些瓦片土也基本不复存在。据当地老人讲,这种土壤呈灰黄色瓦砾粘土,内含瓦砾较多,风化程度低,土瘦背肥,耕作困难,但是每年种的红苕最甜、最好吃。
对琉璃厂古窑的调查
琉璃厂窑清代及以后就已停烧,原因至今不明,文字也少有记载。
1939年,华西大学古物博物馆馆长、美国人葛维汉为首的一批外国人专门到琉璃厂作了实地考察,葛维汉写成论文《琉璃厂窑址》在英文版《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上发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重视,琉璃厂从此名扬海内外。
后来,郑德坤在《四川考古论文集》中记载了《邛窑与琉璃厂窑址》;1955年3月四川省文管会对琉璃场窑址进行了调查,并在《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9期发表了林坤雪《四川华阳县琉璃厂调查记》;以及因修路建房,不断有很多遗物出土流传,人们对该窑址才逐渐有所认识。上个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又经过多次调查,在四川境内不断发现五代至宋、元、明的墓葬中出土大量的琉璃厂窑所烧造的器物,因而对琉璃古窑有了更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