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地处我国东南丘陵腹地,古为“百越”之地,秦时属闽中郡,汉时属会稽郡。东汉建安年(196年)立县,即以年号为县名。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升为建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称建州。宋时又改称建宁府。一千多年来,建瓯所辖疆域多有变化,但一直是闽北地区郡、州、府、路治所所在,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建瓯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锥栗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建瓯锥栗的人工栽培,始于公元初年(汉代初)。一些人开始有意识地蓄种栗树,在自给自足之余,参与社会流通,市场上出现了以锥栗为主体的“南栗”。南栗在产量上不及秦燕之地的“北栗”,质量上却有独到之处,除了外观上有别,口感上更为脆甜,煮熟后则更为香糯。不但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能对多种疾病起到一定辅助疗效。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栗能通肾、益气,厚肠胃补肾气。生食治腰腿不遂,疗骨断筋碎、肿痛瘀血。”
建瓯锥栗的独特优势,千百年来一直得到人们的青睐。据嘉靖《建宁府志》所载,早在宋代已将锥栗作为一年一度祭祀孔子的祭品,明代时作为贡品之一,以“贡闽榛”而著名一时。直到今天,一些老栗农仍自豪地将建瓯锥栗称为“贡榛”。而在民间,直到今天农村仍然将锥栗和红枣作为女方的陪嫁物之一,以寓“早立门户”之意。
在建瓯,流传着一些古代名人与锥栗的传说故事,特别是明初内阁重臣杨荣,对建瓯锥栗的传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吕蒙与锥栗
建瓯龙村下杉溪,有一座吕蒙王公庙,里边供奉的是三国时的东吴大将吕蒙。吕蒙不是本地人,龙村人何以敬之如神呢?
原来,这里有一段吕蒙与锥栗的故事。现在大家都知道,龙村是建瓯锥栗的原产地,却不知道龙村锥栗原来叫“榛子”,更不知道榛子出名跟吕蒙有关系。吕蒙年纪很轻的时候,就有一身好武艺。为了施展他的抱负,很早就投奔吴王,打了不少胜仗,深得赏识。吴王为了平定福建,多次派吕蒙和他的姐夫带兵到建瓯。
那时候的龙村是一座重要关寨,地势非常险要。吴军进入建瓯时,在龙村遇到了顽强的抵抗。一连几个月攻不下。为此,带兵主将吕蒙姐夫非常着急,下令士兵无论如何要在下雪前攻下寨子。可是,士兵们缺衣少食,哪还有多少力气继续攻打?
一天早晨,天气格外寒冷,吕蒙走出帐房,突然看到前边一阵喧哗。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手下的士兵抓到了几个敌人奸细,正要杀头。看见有长官过来,那些人连忙大叫冤枉,说他们都是当地百姓,上山干活的。吕蒙仔细一看,只见他们衣衫褴缕,面色黝黑,背着竹筐,其中还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汉,不像敌兵的样子。于是吩咐士兵将他们放了。可是士兵却说是主将下的令。吕蒙心想,姐夫怎么那么不分好歹,见人就杀。于是又去见姐夫,劝他把那些百姓放了。并说如果能对当地百姓宽厚,就能取得他们帮助,尽早攻下寨子。
姐夫从小就喜欢吕蒙,此时听了他的话,感到有道理,当即下令将那几个人放了,同时贴出布告不准乱杀百姓。那几个人死里逃生,对吕蒙感激不尽。说回去后一定要劝说村里百姓,不要跟东吴作对。
虽然如此,寨子一时还是攻不下。雪下来了,吴军粮草运输跟不上,士兵吃不饱饭,开始有怨言了。无奈之下,吕蒙姐夫下了死命令,集中全力攻寨。吕蒙心想,这样硬攻硬打怎么行?赶快建议:不如就地找百姓筹粮,以稳军心。姐夫命令吕蒙去办。吕蒙带了一小队士兵,按照老汉留下的地点,找到了他们。听吕蒙说了情况后,老汉沉思一番,对吕蒙说:龙村这地方山高水冷人少,一时没法筹到许多稻米。吕蒙一听急了,这可怎么办?老汉却说不要紧,我请你看一个宝贝。说着拿出一个竹筐,里边装着许多浑身长刺的东西。见吕蒙疑惑,老汉用竹夹夹出一个,使劲一踩。刺壳吱的一声破裂,滚出一粒紫红色圆溜溜,一端有个小尖嘴的东西。随后,老汉又用木槌把那宝贝一敲,剥掉红壳,露出白肉来。“将军请尝尝。”吕蒙从未见过此物,半信半疑地送到嘴里,一咬,哇哈,脆生生,甜滋滋的,味道不错啊。
老汉说“此宝名榛子,本地山上所出。我们平时就靠它补充稻米不足,渡过饥荒。将军心地仁慈,对我们有再生之德,因此特将此宝献给将军。……”
吕蒙得到老汉的指点,立即派士兵按老汉所说的办法,果然捡到了许多榛子,解决了军中缺粮问题。士兵肚子饱了,气势大振,很快就攻下了寨子,顺利进入了建瓯城。
吕蒙班师时,把龙村榛子带到会稽,进贡给吴王。吴王尝了之后大为赞叹,下令将榛子作为贡品,这也是建瓯锥栗最初被百姓传为“贡榛”的由来。当地百姓感激吕蒙的功德,特意建了祀庙,尊他为吕蒙王公,至今香火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