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汉中八景之一的汉山樵歌,诞生于周朝,至今已逾三千岁了,成为陕南民歌的瑰宝。
汉山位于南郑区周家坪南侧,是米仓山在汉中境内的主峰。虽然海拔不足一千五百米,可它却是一座了不起的神山。早在公元前7-8世纪西周王朝统治时期,汉山作为西周王室的祭祀场所就已经非常出名,有《诗经·大雅·旱麓》为证,名句"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即出此篇。原来,汉山最早的名讳是"旱山"。后来随着 "沔水"改称"汉水","旱山"也就理所当然地改称"汉山"。
汉山有大汉山小汉山之说,其实是两条不同的通山路,两条路均可以到达汉山顶上。通山路上,山径曲折,石阶相连。山前村镇"歇马店",相传刘邦驻汉山军汉中时,曾于该处下马歇息,遂以"歇马"为名。山上有马鞍峰、青山沟、黄草坪、牛卵寨等地,岗峦四布,沟谷纵横,梯田重叠,竹树丛生,风光秀丽,景色如画。山后有黄龙、黑龙二泉,细水长流,便于灌溉,为山地重要水源。
旧时,汉山附近的农民,每于农闲时成群结队上山打柴,一面辛勤劳动,一面高声唱歌,此唱彼答,你唱我答,一问一答,叫作"对山歌"。汉山的秀丽风光和樵夫的嘹亮歌声,回荡山谷,随风飘逸可达数里。协调地组成一幅自然美景,这就是为"诗人"们赞美的"汉山樵歌"。
在旧社会,贫苦农民的生活,并不像"诗人"想象的那样美好,有"汉山樵歌"为证:
一担干柴双肩挑, 双肩挑起一担柴,砍柴人儿没柴烧, 急风暴雨天上来。
地主高楼摆酒筵, 吹得高楼成平地,樵夫坡前割野划! 下得满坡红花开。
汉山樵歌”起源于先秦的《诗经》时代,“文在雅俗之间,而音节自然天籁也。”清代诗人楚文璟在《汉巘樵歌》诗中咏道:“汉山耸地立,云内闻樵歌。伐木同声应,求仙未烂柯。乐从苦里出,典自静中和。蹊径行还住,听余清兴多。” 诗人们对汉山樵歌的描写,证明樵歌植根于民间,流传于劳动民众之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汉山樵歌”诞生在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汉中盆地,是汉中盆地农耕文明的精神写照,是汉中人的父亲山的原生态歌谣。
汉山樵歌发端于汉山,流传于汉中盆地。汉山樵歌旋律明快、高亢有力,乡土风味浓厚。南郑山区一带群众很爱唱。说起汉山樵歌,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这里先前林深山大,山民都以打柴为生。他们早出晚归,终年辛苦不得温饱。一天观音菩萨去赶蟠桃会路过汉山,见山民们非常辛苦,便降下祥云来到山腰,变成一位漂亮的红衣姑娘,走到樵夫们面前,关心地问,“你们这么劳苦,怎么不唱支歌来高兴高兴?”樵夫们说:“我们缺吃少喝,终日打柴糊口,那有闲情唱歌!”观音菩萨说:“我教你们个法儿”。樵夫们问:“什么法儿”?“以我为歌,我唱一句,你们唱一句。”说完唱道:“远看贤妹身穿红,手中提个画眉笼,要问画眉卖不卖,光卖画眉不卖笼。”樵夫们唱了一阵,马上感到来了精神,浑身轻松了许多。当他们再看时,红衣姑娘已不见于,只见头上一片祥云向东飘去。樵夫们情不自禁地唱道:“远看贤妹长得俊,胜过南海观世音,只要见着贤妹面,浑身上下添精神”。
从这以后,樵夫们一边唱歌,一边打柴,独唱,对唱,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汉中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