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培养东北军将领的摇篮:东北讲武堂

培养东北军将领的摇篮:东北讲武堂

a1

在沈阳大东区珠林路25号,坐落着东北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学校——东北讲武堂。百余年前,一批批意气风发的东北军官在这里受训,接受着当时东北区域最先进的军事教育。当时,东北讲武堂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称为中国四大军校。

东三省讲武堂设立于1906年。1919年3月,张作霖在原址重新开办东三省陆军讲武堂,1926年6月改制为东北陆军讲武堂,1928年3月曾改为陆军讲武堂,当年6月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改名为东北讲武堂,并将校址迁至东大营新址,九一八事变后迁至北平,1931年11月因东北沦陷奉令停办。先后存续24年时间。

东北讲武堂前后培养各类毕业生10000余人。东北讲武堂成为培养东北军(奉军)将领的摇篮,东北军的各级军官,上至总司令张学良,下至连长、排长,大部分都由东北讲武堂毕业。在东北易帜、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中都有讲武堂毕业生的身影,东北讲武堂同学在张学良将军爱国思想影响下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解放以及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里曾是奉军军官的摇篮

1907年9月,东三省总督徐世昌遵照清政府兵部奏定在奉天设立了东北讲武堂,后辛亥革命爆发,办学中断。1919年,时任东三省巡阅使的张作霖重办东北讲武堂,旨在使其成为奉、吉、黑三省各地驻军中下级军官“研究讲武之所”,分步、骑、炮、工、辎五科,并聘请北京陆大、保定军官学校及日本士官学校出身的优秀军官担任教官,东北讲武堂逐渐发展壮大。

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后,将东北讲武堂迁到东大营办学,还成立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热河分校,又将航空班、步兵研究班、炮兵研究班、军需研究班、宪兵教练处、高等军学研究班并入东北讲武堂,东北讲武堂进入鼎盛时期。

从1919年到1931年,在张作霖和张学良主政东北期间,东北讲武堂成为张氏父子重要的军官培训基地,共办了11期,为东北军储备了大量的军事人才。当时,东北军的各级军官,上至总司令张学良,下至连长、排长,大部分都毕业于东北讲武堂,这里成了奉军军官的摇篮,对提高东北军战斗力、促进东北军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2年,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办到第三期时,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当时,张作霖领导的奉军官兵大都亦兵亦匪,军事素质较差,缺乏正规训练的官兵一上战场就像一盘散沙,原本装备上领先的奉军溃不成军。损兵折将的张作霖深刻反思和检讨,意识到凭借以前的哥们义气根本无法满足正规作战的需要,下定决心加大军事教育力度。

1923年,张作霖对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的军事教育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自己担任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的校长,还在堂长和教育长之间增添“监督”职位,由张学良担任,负责教学管理等重要决策。同时,加强学员的各种训练,增加野外军事演习,不拘一格选用优秀教官。招收对象不再限于行伍出身的中下级军官,还招收中学毕业生。在东北讲武堂招收第五期学员时,该校的军事教育水平已由初级军事教育向中级军事教育转变。

1924年9月,东北讲武堂第五期学生还未毕业,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张作霖命令讲武堂学员暂时停课,所有学员全部归队参加战争。这一次,经过严格军事训练后的奉军作战能力和水平提高很大,最终大获全胜,张作霖的控制势力延伸到长江以南。后来成为新中国开国将军的吕正操作为第五期步兵科的学员,参加了这次战争。

随着张作霖统治区域的扩大,东北陆军讲武堂招收学员范围也逐步扩大。1927年6月,东北讲武堂在北京设立了分校,在北京、沈阳两地进行招生,第七期学员人数一度达到968人,为张作霖主政时期最多的一期。其中,新中国开国将军于权伸、贾陶、张志毅均是该期毕业生。

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张学良东北易帜,推行东北军事改革,将东北各地开设的各种陆军和空军教育班全部并入东北讲武堂,被裁兵减员的士兵也进入军官学校,第九期学员人数达到顶峰。“由于学员人数太多,原有的校舍和师资出现不够用的情况,张学良在1928年9月4日把学校搬到沈阳东大营,但大东区珠林路的老校区仍然继续用作办公场所。”王铁军介绍说,沈阳东大营所在位置如今是沈阳炮兵学院校址,从1928年9月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东北讲武堂在那里共办了3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讲武堂被迫终止。

培养东北军将领的摇篮:东北讲武堂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