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县地处河北省最南部,是河北省的南大门。磁县怀调是一个古老的板腔体剧种,上承隋唐时期的《踏谣娘》艺术成就,下接明代弦索调的艺术规范,形成于明万历年间至清初。据《磁州文史资料》记载:怀调起源于磁州,早年,漳河北岸喜欢戏曲的艺人在农闲时就三、五个聚在一起唱上几段。当时的乐器只有自制的大弦,最初因唱者大都站在板凳之上,被称为“板唱”。板唱时期没有手势、舞蹈,仅是唱者顺口喊唱,且符合一定的曲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剧情内容的需要,人们对唱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他们能表现出剧中人物的喜怒悲乐,于是就逐渐有了符合剧情的唱腔和动作,并由此形成了早期的怀调剧种。随着演唱者水平的不断提高,怀调这一艺术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逐渐显得成熟起来。由起初的三、五人同台演出发展到了八、九人甚至达到十几人。大约在清朝宣统年间,有好事者把爱唱戏的人拢于一起,在溪小悟(西小屋)村组建第一怀调戏班即“事好班”。每到逢年过节,或者谁家有红白喜事都要拉出去唱上几段,曲调与表情基本上能相随相合,这个时期的唱本,没有固定的格式,大都是根据民间传说顺口编唱,这便是怀调的早期戏班。清末民初,“事好班”在漳河沿岸村保的支持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先后购置了一些乐器、戏装和道具,同时,在磁县西小屋村组建了民间业余怀调剧团,即后来的磁县怀调剧团前身。建国后,怀调剧团不断地发展和壮大起来了。
磁县怀调剧目以古装戏为主,当地人称“红黑脸戏”,传统剧目有《棘阳关》《摘盔缨》《便宜行事虎头牌》等。剧目上多反映忠奸斗争,将帅保边,政治色彩很浓。怀调是以弹拨乐器为主奏乐器的剧种,其调式是1=D,主旋律徘徊在三度和小三度之间,音域显得狭窄。唱腔呈现平直,特别是高音区的使用,至今突破不够。磁县怀调的唱腔板式有十几种,如慢板、流水、二八、紧二八、散板、呱哒嘴等。伴奏乐器原来只有大弦、二弦、唢呐和马号,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改为以板胡为主,另有二胡、低胡、琵琶、笙、笛等乐器。马号为怀调古老而独特的伴奏乐器,铜质,号杆四尺有余,一般用四把或六把,最少用两把,用以烘托气氛。
磁县怀调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人物刻画细致,每个行当又有具体分工,如净又分红脸、大红脸、二红脸;黑脸又分大黑脸、二黑脸;花脸则分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同时磁县怀调戏剧艺人也创造出极为丰富的脸谱艺术,造型古朴,线条流畅,色彩鲜明,刻画的人物丰韵生动,具有强烈的民间艺术魅力。
磁县怀调演出动作豪放,将帅出场常伴于墩子鼓、四大扇、马号的强烈伴奏,给人以万马奔腾、铁军冲杀之感,其音响,在夜间可传十里之外。怀调过门短小,梆子显得紧凑,这也是群众喜欢的一个地方,但穿把子的人非常辛苦,常常是一场戏下来,汗流浃背,气喘嘘嘘。出场的人很多,整体艺术性很强,这是一个重要环节,否则,舞台阵容极易涣散,戏剧气氛也易降低,严重影响演出效果。
磁县怀调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磁县怀调是一种独特的地方稀有剧种,本世纪初,由于受现代影视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戏剧逐渐淡漠,随着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怀调原有的传统技艺得不到传授,怀调剧团演出也不景气,大量剧目唱腔面临失传,怀调的濒危状况越来越严重。
河北磁县怀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