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醮是一种典型的道教文化,一般认为源于汉代。广宗打醮在汉代也已出现,然而却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域的特色。
广宗位于河北省南部,属邢台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广宗打醮可以说是广宗文化的一个集合体或缩影。
时间地域性
广宗打醮多举办于春节前后,最迟在东汉末年已开始举办,地域分布于广宗县自古以来便比较封闭的地区,主要集中在325省道与邢临高速、西沙河和大牙公路之间近乎呈20里见方的塘町、城关和葫芦三个乡镇内,其他地区也有,不过不同多了。这一地区东接古广宗城(汉朝,今威县房营)、威州(今威县?州)西临古巨鹿(战国至唐朝,今平乡县平乡镇)、黄河巨鹿泽(又名大陆泽,原始社会至元朝,今老漳河一带),北界便是古沙丘故都(商朝至秦朝,今广宗县大平台村一带),南线是古巨桥仓(商朝,今广宗油堡村邱县香城固一带),四周皆是中国故都繁华发达之地,而此地自古却似乎倍受冷落。这一地区古属沙丘,乃《史记》所载“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女子则鼓鸣瑟”(《史记 货殖列传》)之地,所以民风剽悍。东汉时此地属广宗县,太平道教源于巨鹿,黄巾起义也发于巨鹿而亡于广宗,于是太平清醮便在广宗民间时代薪火相传,太平道教虽然近乎被剿尽,然而在这一相对封闭之地,加上“慷慨悲歌”的民风,太平清醮便流传了下来,除此之外这一地区还流传着太平道乐、黄巾鼓(又名太平鼓),都是那一场大战后流传下来的。
文化性
广宗打醮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体体现在打醮期间演绎的一系列文化艺术,主要有武术类如梅花拳、红拳,音乐类有太平道乐、黄巾鼓及乱弹等地方戏曲,手工类如剪纸以及书法绘画等。梅花拳被称为爱国拳,源于周朝,已有2900年历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清末以梅花拳弟子为先锋而发起的义和团运动再次显示了广宗人民的“慷慨悲歌”之风气,也彰显了中国人的不屈意志。
广宗梅花拳领袖、武举人景廷宾领导的“扫清灭洋”起义将义和团由反帝爱国发展为反帝反封建,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篇章。太平道乐一般认为源于商朝,已有3500年历史,成熟于汉朝,被称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2020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主要靠一些原始乐器如笙、管、笛等来演奏,1958年受到周恩来总理和郭沫若院长(时任社科院院长)的高度称赞,2020年,广宗县太平道乐代表团应邀专程赴新加坡表演,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黄巾鼓,原名太平鼓,源于何时已不可考,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曾用此鼓谱为义军助威,故又称黄巾鼓,2020年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广宗打醮集合了广宗相当一部分民间艺术,彰显了广宗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醮的费用也完全来自民间,又体现了当地古朴而善良的民风,广宗打醮的文化性还体现在它的宗教性,特单列一项。
宗教性
打醮本属于道家文化,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广宗打醮却体现着道、佛和佛门大教等中国或中国化的宗教色彩。首先是道教,打醮本身就源于道教,广宗打醮期间表现的道教文化有演奏的太平道乐、道士书写的符表以及所供奉的牌位神像等,整个过程(持续多为三四天)也由道人主持。然而其中也有不少其他宗教的色彩,如不少村庄举办打醮时选地在该村庙的对面或旁边,如果说这是与佛教对抗或挑衅显然是讲不通的,偶尔主持者不是道教教徒,而是信佛之人,这些都反应了佛教文化。至于佛门大教(简称大教,也叫汉教),或许算不上是一支独立的宗教,却也有着自己的文化。大教信众平时热衷于到佛寺、道观朝拜。打醮期间他们几乎是参加的主力军。因其信众众多,打醮所需经费不少都是出自于他们,梅花拳和黄巾鼓的演奏者也多是大教信众。
广宗打醮以其原始性、奉献性(整个过程参观人员无需任何费用)、娱乐性而吸引着众多来宾,其文化底蕴堪称中国少有。期间的民间艺术必将广宗打醮带向更高水平的发展,2020年广宗打醮列入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河北广宗打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