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在北方农村妇幼皆知,杨门女将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杨家将,是好将,豁着老婆孩子上”就是人们对她们保家卫国,奋勇抗辽的评价。这都归功于流传广远的演义小说和各种戏剧。
戏台上杨门女将当中总有一位不拿枪,不穿靠的美人儿,一出场就坐在佘老太君左侧的上位,她就是六郎延昭的媳妇。既然是六儿媳,为什么那么受家人尊重,总是排在五位嫂嫂之上呢?原来她是一位郡主,即皇室之女,门第高贵,金枝玉叶。她姓柴,名叫柴媚春,或柴美容、柴俊萍、柴金花,各种戏里的名字不一样。
这就奇怪了:宋朝皇帝姓赵,郡主怎么姓柴呢?按演义小说和戏剧情节,她是后周世宗柴荣之女。
柴荣英年早逝,儿子柴宗训接皇帝位时只有7岁,在主少国疑的情况下,掌握军事大权的赵匡胤受几个弟兄哥们撺掇,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夺了后周政权,做了大宋皇帝。
问题又来了:后周既然被灭掉了,后周皇帝的公主怎么跑到宋朝皇帝家里当起郡主了呢?这里的情由很复杂:
一来传说赵匡胤年轻时与柴荣拜过把兄弟,虽不一定真实,但他俩的关系确实非常亲密。赵匡胤曾经十分效忠柴荣,柴荣也十分信任赵匡胤,临终前特别安排赵匡胤当了殿前都检点。这是全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有托孤的意思。这些在正史中是有记载的。
二来,作为臣下、朋友,篡夺人家孤儿寡母的政权,总是于心有愧。所以当了皇帝后对柴氏后人相当照顾,封柴宗训为郑王,“迁居房州,以奉周祀,行周正朔,车骑服色一如旧制” ,等于保留皇室待遇。柴宗训死后谥赠“恭皇帝”,陵寝为“顺陵” 。尊柴荣的妻子符皇后为“周太后” ,迎入西宫奉养。对柴荣的亲信部下也都予以礼遇,并立下祖训:除非弑君罪赐死,其他任何罪过均须免死。
三来,从赵匡胤的为人行事看,完全不像汉高祖、明太祖那样嗜杀成性,当了皇帝就捏造罪名,把一起打天下的忠臣良将一个个尽绝诛杀。而是把哥儿们召集到一起喝酒,采取开导、协商、劝说、给出路的办法收缴了他们的权力,打发他们回家当财主。这在历史上叫做“杯酒释兵权” 。说明赵匡胤颇有情义和仁慈之心。可能戏剧家就是依据这些逻辑因由,编排他收留柴荣的闺女做义女,养于宫中,与他的儿子——后来的“八贤王”赵德芳兄妹相称,并且留下一首诗安排柴郡主长大后的婚姻大事:“掌上明珠做衣衫,终身莫做等闲观。状元为媒君做主,雀屏慎选如意男。”嗣皇帝赵光义对老王的嘱咐牢记在心,对宝贝侄女的婚事牵肠挂肚,演出了一段曲折奥妙、情意缠绵的《状元媒》 ,又叫《珍珠衫》、《铜台阵》 。天子(赵光义)做主,状元(吕蒙正)为媒,宝衫(珍珠衫)为聘,将柴郡主嫁给了她自己早已看中了的救命恩人杨六郎。至于赵匡胤篡夺她柴家天下,没有显露出半点怨恨。
这些玄妙的故事,只不过是后人编造的剧情,正史中一字没有。《宋史》中有传略的只有老将杨业、长子延朗(即延昭)、孙子杨文广三人。光绪年间续修的《岢岚州志》中只有“杨业娶折德扆女” ,“折性敏慧,尝佐业立战功”的记载。山西人发音“折” “佘”不分,就成了舞台上的百岁老人“佘太君”了。其余杨门女将中神乎其神的十二寡妇、穆桂英、杨排凤、八姐、九妹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女将则全都是编造出来的。连柴郡主的身世也说法不一:有的说她是柴宗训的女儿,柴荣变成了她爷爷;有的说她嫁给了宋仁宗,成了皇后;有的说她能征善战,是女中杰 . . . . . . 一千多年前的事,不见文字记载,谁能说清楚呢!留作美妙的传说已经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