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是一种传统的社会习俗,其形成与庙宇道观的宗教活动相联系,起初是迎合宗教招徕信徒而生,又与民间信仰融合在一起,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浓厚民俗文化的活动。在中国,凡有庙宇道观的地方,都有固定的庙会活动。
烟台毓璜顶庙会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起初也是因缘于玉皇庙的宗教活动和民间信仰活动。据记载:那时“每遇灾旱患,登顶祈祷,无不灵验,故风顺雨调,民安物阜。”由此形成每年正月初九的庙会活动。
旧时庙会期间,玉皇庙内香火缭绕,钟鼓齐鸣,善男信女纷至沓来,或进香许愿,或祈求平安;庙前戏楼及广场空闲地方,则有唱戏的、踩高跷的、杂耍的、说书的,等等。商人则趁机到庙会上设摊进行买卖交易,各种小吃、日用百货、土特产品等等,应有尽有。所以,庙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是一种民俗文化活动,而且日用商品的交易活动也参与其间。
因此有专家说:庙会作为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迎合了平民百姓在节日里的消费冲动,人们参加庙会活动,在喜庆之中花钱购物,特别是选购那些儿童玩具、寓意吉祥喜庆的贺岁物品,花钱买个心情舒畅,花钱买个吉祥和喜乐,更是逛庙会的人情有所钟。
毓璜顶,原名玉皇顶,因山上有玉皇庙而得名。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修庙宇时由当地文人雅士倡议将山名改为“毓璜顶”,庙却依然是玉皇庙。
玉皇庙始建于元代,经明清多次扩建,规模十分可观。庙会日在农历正月初九日,民间传说这一天是玉皇大帝生日,烟台人赶庙会几乎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山下窄巷通道挤满了小商小贩,卖糖的、卖玻璃球的、卖针头线脑的,物细而摊密,烙饼菜汤朝天锅、福山大面三鲜汤,地方小吃展览成市。
又有一种特别的习俗,每年的庙会上都必有几个卖蜡木杆子的地摊,几乎每个赶庙会的人,都要买上一根蜡木杆子。原本是为了登山作手杖,不知什么时候传说扶杖登高可以保生活平安,遂使平凡的蜡木杆子有了些神灵,提高了身价。现在,毓璜顶已建成了一处可登山观海的公园,平时已没有多少庙堂气氛。但一到农历正月初九日,往昔的庙会场面就回到了毓璜顶上。这种变换的场景使游人感到分外新鲜。
在中国,庙会又称为山会,传说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这一天在中国各地凡是供奉玉皇大帝神像的庙宇,都有人去赶庙会。烟台毓璜顶里也供奉了玉皇大帝的神像,所以也就有了每年正月初九的毓璜顶庙会,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剪纸艺术是毓璜顶庙会的最大特色。
山东民间剪纸从造型风格上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渤海湾区域粗犷豪放的风格,与黄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纸一脉相承。一类则是更有特点的山东胶东沿海地区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精巧型剪纸,它似乎与山东汉代画像石细微繁缛的风格一脉相承,以其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单纯爽快的外型更饱满丰富。
山东胶东称手巧的女子为“伎俩人”,“伎俩人”不管出在哪个村,都是人们引以为荣的事。她们的花样子常常用烟火熏在土纸上到处流传,成为远近乡村剪花的样子。剪纸用途最多的是打扮窗户。胶东的窗户多是细长条形的格子,一般只能贴一些小的花,妇女们开发自己的创意,运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大的构图分割成条形剪出,再贴到窗上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这种称为“窗越”的剪纸一般贴在“窗心”。另有“窗角花”、“窗旁花”以及悬挂在窗前会活动的“斗鸡花”等,构成了系列性的“棂间文化”。与节庆的居室布置相适应,剪纸还用于墙围及天顶仰棚的装饰,以及器皿的贴花。其中,山东高密一带流传的剪纸,从农舍的门窗、棚顶到箱柜、衣橱都有剪纸装饰。制作一般不打草稿而放剪直下,其特色是常用锯齿纹和挺拔的线条相结合来构成形象。山东剪纸从古发展到今,越来越多地显示出它独具有审美功能,因此,民间的“伎俩人”也就更加注重技巧的精熟。那若断若连的线条和细如蚊足的毛刺,往往叫人感到一种凡人难以达到的绝妙。
毓璜顶庙会的另一大特色就是烟台地区的五花八门的特色小吃。
“素菜”是蜜制茶食之一,以炸薯片主,伴以蜜枣、杏脯、炸藕块,还有山植糕、青梅等,再用蜜汁调拌,按斤量出售。这种素菜炸白薯片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而吃起来以炸薯片最好吃,最受欢迎。酥香甜脆,蜜而不黏,虽多吃亦不觉厌。其他配料都有本身蜜饯之味,价高于薯片。作为茶食来说,是无上妙品。至于为什么称“素菜”,则未详考。
炸糕也是清真食品,以黄黍米粉包豆沙馅炸之。也很甜糯酥香,但不象素菜那样只在庙会摊上才有。炸糕是随处可见的。清真摊上的制品,有一共同优点,就是清洁卫生,使人放心。
福山拉面,据传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它以柔滑鲜美、细如银丝、品种繁多、工艺性强而著称于世。
烟台毓璜顶庙会有一种特别的习俗,每年的庙会上都必有几个卖蜡木杆子的地摊,几乎每个赶庙会的人,都要买上一根蜡木杆子。原本是为了登山作手杖,不知什么时候传说扶杖登高可以保生活平安,遂使平凡的蜡木杆子有了些神灵,提高了身价。在毓璜顶庙会各种商品中最畅销的就要数这蜡木杆子了。几乎所有的赶毓璜顶庙会的群众手里都会有一根蜡木杆子。一是作为登山的手杖,另外蜡木杆子有保家人平安,保事业腾飞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