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从裕后街旁蜿蜒北下,一路奔流下潇湘。沿着裕后街往南走,在从曹家坪路到雅石路的郴江上面,有一座六石墩的老桥,名叫牙石桥。牙石桥一度曾是郴州的名桥。2020年“8.13”特大洪水浸漫了郴州城,苏仙桥都被冲垮,然而此桥桥墩无损,只有桥面和栏杆被洪水冲毁,足见其桥墩有多么坚固!
牙石桥是一座古桥,清《嘉庆郴州总志》记载:“牙石桥,在州东南郭,原设渡,后建石墩。”从此记载可知,牙石桥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清朝以前,在没有建桥之前,这里设有渡口,有渡船来往于两岸。可以想象,古代的郴江水清面宽,两岸青山绿野,江面碧波荡漾,扁舟往来穿梭,定是一番美景!
但是靠小舟过渡毕竟不方便。据居住在裕后街一带的老人说,随着过往行人的增多,到了隋唐时期,人们在江上架起了一座木桥,可木桥不牢固,常被洪水冲毁,仍然不便,甚至危险。后来,为了方便行人过江,有热心公益事业的当地乡绅达人就四处募捐集资,倡议修建石拱桥,这座石拱桥就是牙石桥。牙石桥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
相传,在施工挖基脚时,河床泥深无底,工匠们无法奠基。越挖下去越是烂泥糊糊,挖了半个月也没挖成一个桥墩的基脚,大家急得无计可施。此时,负责监工的师傅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天在工地干活时就会多一个人,可吃饭时就少了一个人,天天如此。这个神秘的人是谁呢?大家都感到很奇怪。这天,正吃早饭的时候,走来一位衣着褴褛的陌生人对监工师傅说:“明天早上会有一个老翁来卖豆腐脑,你就全部买下,把它倒入江里,即可奠基施工。”大家听了,都将信将疑。
次日,在茫茫的晨雾中,果然来了一个卖豆腐脑的老翁,满头白发,银须飘逸,红光焕发,神采奕奕地挑着一担热腾腾的豆腐脑向工地走来。监工师傅向老翁施礼后,便将豆腐脑全部买下,倒入江中。准备付钱时,却不见老翁的踪影了。
大家正在发愣,不一会儿,却见江面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浊浪排空,似乎要下大雨了,可顷刻间,风平浪静,天气依旧晴朗。大家走到江边,看江里全是石头,一块块白如牙齿,坚似钢铁。大家恍然大悟,知道这是神仙暗地相助,于是齐心协力很快就把桥建好了。
桥叫什么名字呢?人们想起由豆腐脑变成的那一块块如牙齿般洁白坚硬的石头,便把此桥命名为“牙石桥”。为了纪念那位变成白发老人的神仙,人们就把他称为“牙石爷爷”,并在桥的一端建了一座小庙,取名“牙石庙”。
牙石桥经过数百年的风雨,几经修葺重建,至今依然横跨在郴江上。而那座牙石庙,却早已没了痕迹。
在过去交通不发达的漫长岁月里,牙石桥是从城外通往郴州街上的要道之一,人流量仅次于王仙桥而胜过了苏仙桥,苏仙区白鹿洞、白露塘、桥口等乡镇,以及资兴市、桂东县和江西省祟义县等地的来郴行人,都必经牙石桥。可见,牙石桥曾经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但牙石桥的名字如今却被人误改为“雅石桥”,其一端的公路也被误名为“雅石路”,不知这些改名的人是不知其历史还是有意为之。也许有人觉得“雅石”比“牙石”好听,但地名是有历史渊源的,留住老地名才能留住一个地方的根。
雅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