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强娶孟姜女是怎么回事?这个故事是怎么以讹传讹起来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秦皇岛有个地名叫“孟姜”传说是孟姜女跳海的地方,一直流传这样一个传说:秦朝时有一户姓孟的人家,夫妻两人生活了很多年一直希望上天能赐给他们一个孩子。也许是精诚感动了上天,到了年关的时候果然生了一个女儿。
这个女儿一落生便长得肤如凝脂,面如昆玉,便取名叫做孟姜。等到女儿长到十五六岁,更是生得俊美标致楚楚动人,任谁见了都要目不转睛地多看上几眼。孟姜不仅貌若天人而且聪明伶俐,又能弹琴、作诗、写文章,老两口更是把她奉为掌上明珠。很快孟姜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爱上一个文弱的读书人名叫范喜良。
范书生与她情投意合,夫妻恩爱举案齐眉,但是最平凡的幸福有时却是可望不可即的。
秦始皇修筑长城,全国上下到处都在抓人,家里有年轻力壮的男子一概抓去,没有男丁的就抓走老人,范喜良当然逃脱不了这个命运。他是一介书生,文弱到手无缚鸡之力,送去修筑长城就是判了极刑,他将在思念的折磨与身体的苦役中耗尽生命。
从范喜良被带走的那一刻,孟姜就知道她的爱人再也回不来了,她日夜思念,莫说相见,就是连半点音信也得不到。从此天人两隔,除了在范喜良消失的方向遥望,她没有别的办法。哭红了双眼,熬白了头发,此生唯一的愿望就是再见到爱人一面。
千里寻夫最终是一场空,孟姜跨越迢迢千山只见到了爱人的尸骨,她悲愤难抑伏尸痛哭,边哭边对着长城控诉秦始皇的暴政,天地所共戮人神所共愤,使日月为之倒悬,山河为之泣血,终将长城哭倒。
这件事却惊动了秦始皇,亲驾銮舆,从骑千乘浩浩荡荡到事发之地去见了孟姜。一来想看看做下这件奇事的竟是何人,二来也想亲手惩治孟姜,给天下人以警戒。
可是秦始皇一见了孟姜,马上被她的美貌迷得三魂出了七窍,他从没见过世间有如此让他心动的女人,于是从愤怒转为了邪念,想要强娶孟姜。
孟姜怎肯另嫁害死自己丈夫的凶徒!从得知丈夫死讯的那一刻,她早已生无可恋,本想同生共死。秦始皇派了几个老婆婆去劝说,又派中书令赵高带着凤冠霞帔去劝说,她转念一想,丈夫的怨仇未报,黎民的怨仇没伸,怎能白白地死去呢!于是她让秦始皇答应三个条件才肯嫁给他。
秦始皇一听乐坏了,忙问是什么,孟姜说第一要为丈夫立碑修坟厚葬之,第二亲自披麻戴孝去送葬,第三要修一条足够长的栈道直通大海,想去亲往大海一游,秦始皇都答应了。
秦始皇立刻派人给万喜良立碑、修坟,采购棺椁,准备孝服和招魄的白幡。出殡那天,范喜良的灵车在前,秦始皇紧跟在后,披着麻,戴着孝,真当了孝子了。赶到发丧完了,孟姜邀秦始皇去游海,待走到栈道尽头时,孟姜纵身跳海,让秦始皇出尽了丑又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是这个故事里有很多个漏洞,第一就是哭倒长城的事本身就是不可信。第二,以秦始皇这样的身份根本不会亲自去见一个平民女子,把她抓来就是了。第三,即便有这样的事,以秦始皇的心机和手段,恐怕孟姜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被秘密处理掉了。
那么这个故事是怎么讹传出来的呢。《左传》中记载了一则“杞梁妻”的故事:
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
杞梁是齐国武将,为国捐躯,齐侯在郊外遇到了杞梁的妻子,就说希望能够吊唁一下杞梁。但是杞梁的妻子却拒绝,郊外吊之不成体统,家里又有宗庙在,她觉得齐侯处理得太草率。齐侯听后,认为有道理就在宗室正式吊唁杞梁。
“杞梁”和“喜良”发音上非常相近,这是孟姜女故事讹传的一个原因。另外这两个故事之间也有很多微妙的关联,其中最大的相似处也是最鼓舞人心的地方在于:黔首小民的微末之身敢以挑战无上的皇权,齐侯也好,秦始皇也好,小民的反抗都是由于“君之过”而引起。
君以至高无上的皇权做威压,但是人们对幸福的愿望是神圣的,是不可以践踏的。人们最平凡的愿望无非是希望亲人团圆,一家人恩爱圆满。皇权或许可以拥有一切但却绝不能压制最平凡的渴望,所谓蚍蜉撼大树,未知这则故事的谣传是否有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作用。
另外这两则故事里的悲剧都是由战争引起的,杞梁和范喜良都是战争的受害者,也隐约透露着众人渴望停息战争的反战情绪。古代王朝最重要的两件事:一者祭祀,再者战争。无论哪个王朝,开疆拓土也好,抵御外族也好,战争一直没有停息,而它最大的受害者永远是普通的民众。
民间传说,都有一定的历史原型,但毕竟传说会离真相去之甚远。可即便是讹传也都是普通人最平凡愿望的体现,虽真真假假却渗透着无限的人情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秦朝,孟姜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