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古至今,殊无变故。婚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在古代,婚姻更是家族的一件大事。因为婚姻不但可以“合二姓之好”,使两个家族因姻亲走得更近,使得双方都得以增强实力,获得利益。而且,婚姻还能够“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子孙”,既能够传宗接代,使家族不断繁衍,人丁兴旺,相应也能壮大家族的声威。因此,自古以来,婚姻就是家族的一件大事。但沦海桑田,世事变幻,婚姻礼俗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而婚姻礼仪却并未减少。在今天,传统婚姻形式在我县农村,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依然非常盛行。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风俗有差异,婚姻礼俗非常繁多。就罗田而言,各地礼俗并未完全统一,但总围绕着一根民间礼俗的主线,差上不差下。现就传统婚姻礼仪一般要经过哪些程序作一些介绍。
一、说媒
媒人在传统的婚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罗田礼俗一再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必须要经过媒人说合才能够结成连理。也就是男女某一方父母相中了对方的子或女(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一对男女中有一方或双方有意),就会由起意的一方找一媒人,后来称“介绍人”到对方去说合。一般多数是由男方找媒人到女方处说合。可以说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媒人也可以自己主动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
二、相亲
旧时男女授受不亲,女子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身处深闺,难睹芳容。在经媒人说合之后,男方一般会提出“看一看”,这种在媒人的带领下到女方家里作初次访问的活动就称之为“相亲”,俗称“看亲”。
相亲的日子由男方提出,由媒人决定时间并通知男女双方,双方都应作好准备,男方要带一些礼物,礼不在多,表表心意而已,若能因此打动对方父母的心当然就更好了。作为主角的男女二人都应尽力收拾得得体漂亮,以获得对方的青睐。
如果男方被女方父母留下款待,这一般说明他已得到了女方父母及女方本人的认可。若迟迟不备饭菜且任由男方告辞出门,则说明这门亲事即将告吹。罗田人素来讲含蓄,这种事当然不会明明白白地说出来,全靠男方和媒婆察言观色。
当然,女方家若认为可以考虑也会去男方家“拜访”,俗称“看人家”。若女方父母不愿意接受款待,执意告辞,表明这门婚事难以告成。此时,男方当然不可费力强留。女方父母通过察看男方家庭情况,欣然接受邀请,或者将奉上的香茶一饮而尽,则结局当然皆大欢喜。
如果彼此熟悉,互相了解,而“看人家”的过场也必须要走。女方除了当事人外由媒婆带领女方的代表前往男方家,一般是请一些能说会道的和比较有名望的婶娘,嫂嫂等已婚妇女担任。男方家则盛情款待并请类似人员相陪。还准备了相等数额的红包分发给来者,俗称“打发钱”。
三、合缘
相亲之后,媒人要将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把女方的八字送到男方。这时,迷信的父母大多会请算命先生推算男女双方的八字合与不合。这个过程叫“合缘”。俗称“换帖”,“合八字”。也有的父母双方用十二生肖来进行对照,什么相冲、什么相克。属相相合,则婚事继续,属相不合,则就此打住,婚事免谈。
四、启媒
男女双方合了八字之后,女方如果满意,就会答应男方家的求婚。这时,男方就会选择吉日请女方家的家长,媒人(即介绍人)及当地有名望的人,相关亲友到家办一桌上等酒席相待,边吃边喝边聊,聊的内容很广泛;但少不了双方相互介绍情况;有时一顿酒宴要吃上两三个时辰,俗称为“启媒酒”。
五、认亲
启媒酒喝过之后,这门亲事算已定了来,接着男方将择日到女方家认亲,男方通常由其父亲或其他长辈带着其子女去女方家,去时要带衣料、首饰、猪肉、麻饼及糖作定亲礼。女方家也会设宴招待女婿,并请亲友和当地有名望的人相陪。男方的家长还要将一定数额的钱给女方,作为“见面礼”。女方家将男方送去的猪肉、麻饼之类的礼物,分送给亲友。女方的亲友也会轮流没宴招待“女婿”,称为招待“上门客”。由丈人陪客用一定数额的钱打发女婿。
六、送节
亲事定下后,男方逢年过节还会备一些礼品送到女方家,名曰“送节”。如端午节送衣料、扇子、肉、饼子之类,中秋节送猪肉,月饼之类的,男方送去的礼物,女方也要散发给亲友,还要送年节。一年三节,节节要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