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棍求雨”是流行于旌德县版书乡隐龙村的一种民间习俗。
据历史相传,在元末后期(公元1320年间),隐龙人勤劳勇敢造就了三十余亩面积的碧天湖(又称毓秀湖),并造良田千亩。明代中期,屡遭旱灾,城西五华里有座西山,地处较高,无雨即旱,高坦村(江坑行政村)百姓即上山插旗,用两丈高的旗杆贴上用棉纸做的大白旗插在山顶上,并敲锣打鼓,以示旱情严重,呼吁周边百姓赶快求雨。当时流传“三都不插旗,一都不求雨”之说。
明代后期在梅王尖(隐龙)山的东边有两牧童在山上放牛,因久旱不雨,到处草木枯萎,牛无粮草,他两憋了一肚子气,拿了柴刀每人砍了一根柏树当成棍子,相互边跳边打,祈神降雨,因柏树坚硬,打起来 “叭、叭、叭” 响亮声震山谷,直打得梅王尖山顶乌云翻滚,他两一见高兴极了,说“老天不下雨,我两就打棍求雨”。两人越打越起劲,乌云越来越多,不一会真的大雨倾盆,旱情得到缓解,秋后喜获丰收。后来,每逢旱情严重,隐龙百姓就敲锣打鼓,打棍求雨,成了当地一种民间习俗。
当地的方小才老人目前是这项非遗的唯一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