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寺,位于佛堂镇北五里路的前流山上。它是一个义乌洋川贾氏宗族的家庙。每年正月十八都要在这里举行一次由义乌洋川贾氏各自然村轮流大年的大庙会。
这一天,除了义乌洋川贾氏村民要到自己村子祠堂里祭祖后,再到海云寺拜佛,轮到大年的“值甲”村子,还要抬着一个一座雕得十分精致的傅大士佛龛,在近十台或数十台“抬贾巧”与龙虎旗、蜈蚣旗、清道旗、数十把火药铳、成双成对的大铜锣有节奏的齐鸣下,抬着百斤重的大蜡烛,在敲锣打鼓、唢呐、管弦齐奏乐队的簇拥下,到海云寺主持这一场一年一度的大庙会。届时,义乌南方数十里周围的乡村,几乎人人前往海云寺看热闹,真是达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
正月十八,数以万计的市民已早早地云集到了佛堂镇海云寺。当九里江村民迎着数百面彩旗、抬着十八台“抬阁跷”,伴随着木雕精致的傅大士佛龛进入海云寺时,整个海云寺沸腾了。
佛堂镇海云寺正月十八大会,是义乌十大民俗活动之一。此民俗活动由海云寺周边的十个贾氏宗族自然村,一年一村轮流举办,迄今已有560多年的历史。
据《义乌洋川贾氏宗谱》记载,南朝梁中大通三年(531年),洋川贾氏五世孙贾昙颖,辞官归里。在傅大士的影响下,信仰佛教。为助傅翕弘扬佛法,捐出私产,赐土地一处,供傅翕建造双林寺。从此,贾氏宗族就和傅大士结下了不解之缘。
正月十八是贾昙颖的生日,贾氏宗族为纪念贾县颖与傅大士的这段佛缘佳话,就在这天举行盛大的送大蜡烛仪式,周边数十里的善男信女都来顶礼膜拜,故称“十八大会”。抬阁翘应运而生。
“十八大会”每年必办,是由十甲姓贾的村子轮流“值甲”举办的。轮到“值甲”的村子承办一切庙会事宜。其他村子只需派出几十人“贴甲”,即送大蜡烛时加入队伍,以壮行色。值满一轮后,就由所有村子联合承办,叫“捧甲”。“值甲”的村子必须在正月十五 就去海云寺将大士佛请到村中来受香火。大士佛一被请到村子中的临时佛堂(一般均设在宗祠厅堂内)后,全村的农户都会送来蜡烛置放于“香亭”前点燃,直至正月十八将大士佛送回去为止。
正月十七这一天,“值甲”的村子要在附近村子转一圈进行送大蜡烛仪式的预演,称‘扬案”。第二天再把大士佛和大蜡烛送往海云寺。届时,沿途村子都设有香案。在大士佛受香案时,整个队伍全部就地停下,于是放火铳,鸣鞭炮,摇响钗,敲锣鼓,热闹非凡。香案的主人除了顶礼膜拜外,还得给装扮抬阁翘的小孩分发“斤头”(糕饼水果之类的食品)和红包,人手一份。
海云寺原来是一座庵院,名海云庵,为洋川贾氏四十四世孙贾恒伟于清嘉庆十七年(1807)所建的家庵,地处义乌南江边的沙滩上,是傅大土除双林寺外的第二道场。民国11年(1922)时,义乌遭受千年不遇的涝灾,海云庵被夷为平地。贾氏宗族为延续海云庵香火,遂将海云庵重建在佛堂镇燕里村的前流山上,并改庵为寺。
“十八大会”的大士佛原是到双林寺接来,再随同大蜡烛一起送回双林寺去的。海云寺只不过是仪式结束后“值甲”、“接甲”的两个村子的交接场所。后来由于一是姓贾的村子离双林寺较远,扮抬阁翘的小孩也受不了;二是双林寺日趋衰败;三是双林寺没有戏台不能演戏,不及海云寺有戏台能吸引人;四是双林寺属贾、朱、王三个姓氏共管,而海云寺则是贾氏独姓所有,所以贾姓人们就改为在海云寺举行仪式了,这才有了真正的海云寺“十八大会”。
抬阁翘是一种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所谓抬阁翘,就是在状如八仙桌的小木台中央,固定一根铁棍,铁棍顶端做成圈椅模样。阁是一张一米左右平方,约80公分高,四周有护栏的小舞台,台中装着可供小孩或坐或站的“铁圈椅”,小孩反坐在这把“铁圈椅”内用带子固定牢他的身体,下面还有可搁脚的小铁板。上面的人只穿上半身戏装,武打打扮的背插雉鸡毛,手握长枪、大刀、剑之类武器威风凛凛。下半身是假的,裤子和鞋固定在铁棍上。只要戏装往下一遮,这真假便浑然一体了。下面人的裤裹住了铁棍的下半部。下面小孩的道具是横向固定在铁棍上的,道具的右方刚好和上面人的假脚吻合。 所以,从外表上看就成了下面的人用手中的道具托起上面人的奇妙景观。 每台抬阁翘都由两个七八岁的小孩装扮成婺剧传统戏中如穆桂英、花木兰、梁红玉等艺术人物,俨然是一出婺剧传统戏。抬阁翘的兴起和婺剧有渊源。因为它的服装都是按照婺剧的服装式样制作的。
置办抬阁翘投资不菲,以前仅佛堂镇的梅林村就有好几台,在在“文革”中被当成“四旧”付之一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这项深受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得以新生,富起来的人们又重新置办起抬阁翘,数量也已大增。现在,贾姓的梅林、江南街、上贾宅三个村子共有二十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