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是一种集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也是实用性与美学相结合的产物。瓦当纹饰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对于研究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瓦当,俗称瓦头亦或筒瓦头,常用于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面,指屋檐最前端瓦片的下垂部分。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当,据《辞海》解释:“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瓦当的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表面多饰有图案、文字等。
瓦当的主要功能是防水、排水、保护木构的屋架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瓦当的装饰作用日渐凸显,其纹饰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停发生演变。这些精美的瓦当纹饰不仅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更是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意识形态的客观表现。不管是艺术价值还是文化价值方面,都值得为我们借鉴和研究。
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特点。
一、古朴的初创时期
西周中晚期周原(今陕西扶风)上的建筑已经有瓦当使用,瓦当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发达的重要表现。这一时期的瓦当多以素面为主,随后纹饰逐渐多样起来,样式古朴体现着时代特色。
西周时期
瓦当最早见于陕西省扶风县召陈村的西周晚期宫殿建筑群遗址,该瓦当呈半圆形,直径17.6厘米,素面无纹饰。除素面瓦当外,西周时期的瓦当已开始出现花样纹饰,沿袭了青铜器纹饰的一贯风格,常饰以重环纹(图一)、弦纹。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古朴的风韵,稚拙的笔触演绎着别样的风华,体现出一种原始的美,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拉开了中国古代瓦当艺术的序幕。
春秋战国时期
约在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晚期瓦当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模式,并成为一些大型建筑的重要构件。早期的瓦当多为半圆形,主要纹饰为兽面纹,后来逐渐向卷云纹等其它纹饰发展。当时各诸侯国烧造和使用的瓦当图案种类繁多,各不相同。如:周王朝宫殿建筑上多为各式云纹半圆瓦当;齐国多树木双兽纹、树木卷云纹半圆瓦当;楚国多素面圆形和半圆形瓦当。据考古资料反映,战国时期秦国瓦当中,鸟纹图案占有很大比重,而且图形多样。如云鸟纹、云鹤纹、风鸟云纹、凤纹、四鸟纹。
二、多样的鼎盛时期
经历了战国时期的繁荣发展,至秦以降,瓦当在图案形态和题材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丰富多彩,具有清新写实的风格。秦代的瓦当由半圆发展为圆形,汉代则主要流行圆瓦当。秦汉时期瓦当的制作,较战国时期更为兴盛,达到了瓦当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秦代时期
秦代主要盛行各种动物图案的瓦当。秦汉瓦当有圆形或半圆形的,分图案瓦和图像瓦两种类型。秦代的瓦当以图案瓦为主流,风格沿袭了战国晚期秦国的特色,常见的纹饰是鱼纹、鹿纹、鸟纹、云纹等。
据考古资料记载,被称为“瓦当之王”的巨型瓦当就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之北的宫殿遗址中,这一瓦当直径达61厘米,上饰夔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所有瓦当中最大的一个。
汉代时期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繁荣,迎来封建社会第一个发展高峰的两汉时期,也迎来了一个艺术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瓦当纹饰图案完成了由具象到抽象、由写实到写意的形式上的转变。汉代瓦当的装饰,可分为卷云纹、动物纹、四神纹、文字等几种。西汉早期以云纹、涡纹最为盛行。动物纹有鹿纹、燕纹、鱼纹等。四神纹也称四灵纹,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由这几种动物合成一组的图案。汉代把四神看成是与避邪祈福有关,它又表示季节和方位,分施于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殿阁之上,造型简洁、布局匀称线条劲健。
汉代瓦当数量极多,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广泛出土。以图案化的文字为装饰主题的文字瓦当,是西汉时期的一大创举。从文字内容看,有用于宫殿的,如“上林”,“兰池宫当”等,有用于寺庙的,如“高安万事”,“永承大灵”等,但大量的都是吉祥语,有“长生无极”,“千秋万岁”,“延年益寿”等。这些文字,文辞藻丽,书法隽美。汉代隶书盛行,而瓦当文字大都为缪篆和小篆,缪篆多用于汉印文字。因为篆书“随体诘诎,盘曲纠绕”,线条的可塑性很强,更适合于瓦当特殊的圆形空间。这种用文字作装饰的表现方法,是汉代装饰上较突出的一种时代特色。
三、单一的衰落时期
建筑的发展总是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随着封建一统的分分合合,瓦当纹饰的变化也呈现出由多样到单一的演变过程,但正如再多的变法革新也阻挡不了封建大一统的没落一样,瓦当的纹饰艺术也在社会发展的起起落落中逐渐衰落下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对瓦当纹饰的变化起了重要影响,莲花纹由简单的单瓣莲花发展为复瓣莲花,并在周围饰以连珠纹,这种装饰纹样一直流行到宋元时期。西汉时期盛行的云纹此时则开始逐渐被简化,并最终走向消失。此外,兽面纹瓦当也渐渐多起来,在这一时期的瓦当纹饰中占有一席之地。
南北朝是瓦当纹饰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此后瓦当艺术从鼎盛时期的辉煌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延续了魏晋时期的莲花纹及兽面纹。由于隋代统治时间不长,瓦当资料相对较少,从出土的资料中看隋代瓦当边轮较宽,边轮内与主题纹饰间多饰联珠纹一周。纹饰以莲花纹为主,莲瓣有复瓣也有单瓣的,莲瓣饱满鼓凸。除莲花纹瓦当外,隋代还有兽面纹瓦当和佛教纹瓦当。兽面纹瓦当边轮很宽,边轮内与兽面之间有联珠纹一周,兽面鼓出。另外有极少数云纹瓦当,从整体上看是北朝风格的延续。
唐代瓦当均为圆形,纹饰仍以莲花纹为主,也有饰兽面纹、龙纹、佛教纹等。全国各地出土瓦当纹饰有很大的相似性,如四川、广东、江苏等地区出土的莲花纹瓦当与唐代两京地区出土的莲花纹瓦当基本一致,这正是封建大统一的产物。
元明清时期
历经千年沧桑的瓦当艺术在元明清时期进入了低谷。元代单一的兽面纹纹样,明清两代虽稍有突破,皇室改用琉璃瓦当,图案采用云龙纹为主,但仍然阻挡不住瓦当走向没落的步伐。加之这一时期,普通民居的砖雕发展起来,瓦当作为装饰的这一艺术功效正式淡漠于茫茫历史长河中。
四、结语
瓦当创于西周,发展于春秋,繁荣于战国,鼎盛于秦汉,衰落于明清,一方小小的瓦当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折射出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发展脉络。瓦当纹饰的发展是伴随着建筑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的时期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由最初的遮雨庇护功能,逐渐发展为具有炫耀经济实力和标榜等级地位的意识形态。瓦当纹饰艺术是古代建筑设计和美学观念相结合的装饰艺术,是现代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信息载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