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硕士、学士”这些名称,古已有之,不过和现在的含义不完全相同。
博士
在我国古代有几种涵义。作为官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是一种官职,也就是一些博通古今,知识渊博的人。徐慎《五经异义》:“战国时,齐置博士之官。”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记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如秦博士伏生学问高深,尤精《尚书》。到了汉文帝时,年逾九十,尚能口授《尚书》二十八篇。西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贾谊,十八岁能诵《诗》、《书》,二十岁博通诸子百家之言,被文帝召为博士。汉朝大儒董仲舒,从小勤奋读书,有“三年不窥(花)园”的美说,由于学识渊博,被景帝举为博士。
秦代至汉代,博士的职责主要是掌管图书,通古今,以备顾问。秦始皇时,有博士70人。汉代博士为太常属官,官秩为六百石,员额多至十人。汉代武帝采用公孙弘建议,设五经博士,专掌经学传授。到了唐代,设置国子、太学、四门等博士。另有律学博士、书写博士、算学博士, 府学、州学、县学博士之称,均为教授官,而非中央官学传授儒经学官的专称。如魏晋以后,常任用精于礼仪的人为太常博士,掌宫廷礼仪;任用通晓音律的人为太乐博士,掌宫廷祭祀享宴作乐歌舞;任用精通医术的人为术医博士、医药博士;任用精通天文、星历、卜筮之术的人为天文博士、漏刻博士、历博士、太卜博士、卜博士等,专掌天文、历法、占卜等事。
博士的选用,西汉和东汉以前采取征拜和荐举的办法,而且有一定的标准,正像《汉书·成帝记》中所说的那样,博士须是“明于古今,温故知新,通达国体”的人。到了东汉,任博士还须经过考试,只有精通《易》、《书》、《孝经》、《论语》的人,方能被荐为博士。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种情况,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也有称为博士。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这种情况,多见于江浙一带。
硕士
硕士之称,也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这个词最早见于五代时期,通常指那些品节高尚,博学多识的人。《五代史》曰:“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宋代著名散文家曾巩在《与杜相公书》中说:“当今内自京师,外至岩野,宿师硕士,杰立相望。”古代常用“硕老”、“硕儒”来称呼那些博学之人,硕士和“硕老”、“硕儒” 的含意相似。硕士在古代史籍上不多见,大概不是正式的官名或职称的缘故。
学士
学士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朝,原本是指那些在学堂读书的人,后来逐渐变成文人学者。《周礼·春官》:“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礼仪·丧服》:“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唐著名学者孔颖达对此注:“此学(士)谓乡庠、序及国之大学、小学之学士。”庠、序以及大学、小学,均为古代贵族子弟读书场所,相当汉以后的太学,西晋以后的国子学。可见,学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文人学者的泛称。
魏晋以后,学士成了以文学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如南北朝著名诗人庚信、徐陵曾作梁武帝东宫学士,专陪皇帝吟诗作赋,写了大量绮艳靡丽的宫体诗。当时学士无定员,无品序,无定名,有的深受皇帝宠信,有的则地位低下,甚至备受欺凌。尽管他们的地位、职责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学士必须是博学多识或专精一门学问的人。
唐朝设置了学士院,奉旨起草诏命,学士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学士甚至可以参与朝政。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召名儒房玄龄、魏征、杜如海等十八人为学士,共议天下大事。玄宗、德宗时设翰林院、学士院。翰林学士为众学士之首,常以博学多才、有极高文学造诣的学者充任。著名浪漫派诗人李白就曾作过翰林学士。唐以后,除翰林院设学士外,还以殿、阁、馆之名命名学士,其中观文殿学士最为荣贵,须曾任宰相者才得授予。
唐以后还置大学士,为殿、阁、馆学士之首。到了清朝,大学士地位更加显赫,官拜正一品,为文职官吏之首。这些大学士参赞朝政,表率百官,甚至官至宰相,为此在公私礼节上人们都不直称其名,而以“中堂”尊称。
无论学士还是大学士,都必须是有学问的人才能担任。
博士后
“博士后”并非学位,是指取得博士学位后继续专门从事相关研究并深造,其工作场所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流动站”)。与之搭配的一般是“招收(博士后)”“当(博士后)”等。
相关报道
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2020年第8期《语文建设》刊登华南师范大学林利藩的文章说,“博士后”不是一种学位。
文章说,“硕士”“博士”“博士后”这些词对高校师生来说是十分熟悉的,但在传媒和日常生活中,误解误用者并不鲜见。最常见的说法是把“博士后”当成一种学位。例如:“今年下半年他将攻读博士后。”“本来今年底,他将被国家选派到美国攻读博士后学位。”显然,上述几例均把博士后当做学位了。
其实,“学位”是根据专业学术水平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授予的称号,我国学位有学士、硕士、博士3个层次。“博士后”并非学位,是指取得博士学位后继续专门从事相关研究并深造,其工作场所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流动站”)。《现代汉语词典》2020年增补本新增“博士后”词条: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并继续深造的阶段。也指博士后研究人员。可见,指阶段也好,指人员也好,“博士后”均非学位,自然也不存在“攻读”“研读”“读”,可以讲“继续深造”。与之搭配的一般是“招收(博士后)”“当(博士后)”或“(到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