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羊庙会因化羊庙而起。化羊庙位于秦岭北麓鄠邑区的化羊峪内,也叫东岳庙。相传始建于宋代,明清时期多次修缮。曾经规模甚大,庙宇百余间,山林三百亩,如今经过整修,香火一直旺盛。
化羊庙,因位于鄠邑区化羊峪口而得名。又称化羊宫、华阳观、东岳庙、天齐庙、泰岳行祠。化羊庙雄踞于化羊峪口,东有鸡头山、西有牛首山,二山挟抱,一水傍依,桧柏环周,林木葱郁,风景优美。“化羊宫”之名,最早见于明王九思《游山记》:“由金峰东行半里许即化羊宫”。
据明正德年间永寿王谒泰岳行祠之句:“化羊庙,即东岳行祠,”又称“天齐庙”、“东岳庙”。过去东岳庙、天齐庙遍布中国大地,庙内所供主神东岳大帝在民间很有影响。其祖庙即在东岳一泰山之岱庙。东岳大帝其实就是泰山神,是泰山的神化和人格化,源于古人自然崇拜中的山川崇拜。由于泰山神被说成执掌人世臣民贵贱高下之分、禄科厚薄之事、地狱各案薄籍、七十五司生死修短之期,权势极大,所以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崇拜。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封周朝武将黄飞虎任东岳大帝之职:“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唐玄宗封其为天齐王,意为功与天齐。宋真宗时封其为仁圣天齐王,后又加封为东岳天齐大生仁圣帝,成为东岳大帝。所以,他的祀庙称东岳庙、天齐庙。
化羊庙相传始建于宋代,明宣德元年(1426)至清宣统二年(1910)先后七次重修。原有庙宇130余间,是一处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建筑宏伟,规模壮阔,现存东岳献殿为主要建筑,保留元代建筑风格。
文化大革命之后,整修了东岳献殿和一些建筑,现有庙宇49间。
户县化羊庙古会,时代久远,历久不衰。古会是道教活动的集中形式。每年农历正月二十日,六月初十日起,两次定期举行,每次十天左右。尤其是正月的庙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
游客和善男信女们约数万之众,峰涌而至,云集庙区,高峰期每天达万人以上。赶庙会的人,沿途烧香化纸、叩头跪拜。殿宇内,燃烛、烧香、鸣放鞭炮、悬匾酬愿,聚会念经。
各村男男女女,高举旌旗,敲着锣鼓,列队前往,在鞭炮声中,上供进香,谓之“送钱粮”。会期,还请秦腔剧团,演唱数天助兴。庙会的很多民俗事象,对研究人们的民俗心理、民俗文化、宗教影响、民间艺术,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化羊庙传说
古老的庙宇大都有美妙的传说,而化羊庙的来历更见丰富多彩。
传说一
以前化羊峪叫扈阳峪,相传有个牧童在此牧羊,羊被豺狼吃掉数只,牧童伤心地痛哭。一位神仙见此情景,遂点石化羊,凑齐了羊数,后来此峪便改名化羊峪。
传说二
化羊河的龙君是一条得了仙气的百年蛟蟒,常兴妖施法,使河水泛滥,两岸百姓吃尽苦头。来此巡视的东岳神听到这些事很生气,召来龙君责问因由,下令河水改道。出峪口改向东行,从无人居住处流过。临走时还不放心,遣来泰山东岳庙前一座石狮到此守护监视龙君,并将一只凤凰定在峪口。逃走的百姓纷纷返回家园安居乐业。人们感激东岳神造福于民的大恩德,便在峪口河岸修了东岳行祠来纪念他。
传说三
金峰寺和牛头山祖师在山中下棋,一个放羊娃在旁边观战入了迷,并吃了盘中的一枚鲜桃,离开时到拦羊的地方,看见拦羊的棍子还在,羊都变成了石头。他回到自己的家,家里的人他全不认识,问起他的父母,言说那都是隔了好几代的事了。原来他吃的桃子是仙果,天上一日,世上已百年了。这个故事很像烂柯山神话传说。
传说四
一个名叫黄初平的牧童,15岁时在山中牧羊,在山洞里撞见一位道士正在讲经,便把羊圈在东坡,自己去专心听经,听完后去找羊,唯见满坡石头,哪里还有羊的影子,都化为石头了。丢了人家的羊,他无法回去,便跟着道人云游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