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江苏苏州沧浪亭

江苏苏州沧浪亭

a1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沧浪亭街,是苏州现存的最古老园林,具有宋代造园风格,是写意山水园的范例。园以清幽古朴见长,富有山林野趣。池水萦回,古亭翼然,轩榭复廊,古树名木,内外融为一体,在苏州众多园林中独树一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1963年沧浪亭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

初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近戚中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池馆,五代战乱后成为废地。北宋庆历五年(1045),诗人苏舜钦以四万钱将其购得,加以修葺并取名为“沧浪亭”。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苏舜钦在政治上倾向于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杜衍、富弼等人延揽人才,准备实行新法。苏舜钦是杜衍的女婿,被范仲淹推荐为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御史中丞王拱辰等反对政治改革。时值进奏院祀神,苏舜钦按照惯例,用所拆奏封的废纸换钱置酒饮宴。王拱辰诬奏苏舜钦以监主自盗,借以打击范、杜。苏舜钦被削籍为民,与会的名士十余人同时被贬逐。

苏舜钦被废放后,于庆历五年(1045)携妻子南下,流寓苏州。他早就喜爱苏州盘门一带的风景,他曾在《过苏州》一诗中写道:“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这次他在府学东边发现一块弃地,那里草木茂盛,崇阜广水,附近还有荒芜的池馆。便以四万钱将其购得,加以修葺,并在水旁筑亭,取《楚辞.渔父》中“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意,将此园命名为“沧浪亭”。他还自号“沧浪翁”,并撰写了《沧浪亭记》,文中描绘了沧浪亭“前竹后水”、“澄川翠干”等景物,和自己登舟容与、举觞舒啸的退隐生活。

他又写《沧浪亭》诗,云:“一泾抱幽山,居然城市间。高轩面曲水,修竹慰愁颜。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吾甘老此境,无暇事机关。”欧阳修亦应苏舜钦之邀作《沧浪亭》长诗,诗中以“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题咏此事。自此,“沧浪亭”名声大振。

庆历八年(1048)苏舜钦复官为湖州长史,未及赴任即病逝,年仅四十一。因此可以说终老于沧浪亭。

苏舜钦是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前驱者,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他不受当时浮艳文风的束缚,与穆修等致力于古文和诗歌的写作,在诗文革新方面,对同时的许多作家有过积极影响。欧阳修《苏氏文集序》说“子美(苏舜钦字)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高度推崇他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地位。有《苏舜钦集》16卷,沧浪亭亦以苏舜钦之名,更显于其它园林之上。

国学苏舜钦去世后,沧浪亭曾屡易其主,后为章申公家所有。章将花园扩大,建筑大阁,又在山上起堂,他还在沧浪亭北面购得一座洞山,动工时发现地下都是一些嵌空的大石,传为五代广陵王所藏,于是加以扩展,两山相对,遂成一大园。

南宋时曾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府第,人称“韩园”。他于二山之间筑桥,称为“飞虹”。

元延祐年间僧宗敬在其遗址建妙隐庵,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苏州知府胡缵宗于妙隐庵建韩蕲王祠。

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僧文瑛复建沧浪亭,归有光作《沧浪亭记》。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江苏巡抚王新命建苏公(舜钦)祠。

康熙三十四年(1695),江苏巡抚宋荦寻访遗迹,把临水的沧浪亭移建于山阜之上,悬文征明隶书“沧浪亭”作匾额。并筑观鱼处、自胜轩、步碕廊等景点。道光年间,增建五百名贤,祠壁刻有五百名贤像,大多是苏州人,其中有吴季扎、王士桢等。太平天国时期苏州频经战争,沧浪亭亦遭毁坏,清同治十二年(1873)又重建。此后又经过多次修葺,但其基本格局仍与当时相去不远。

沧浪亭虽因历代更迭有兴废,已非宋时初貌,但其古木苍老郁森,还一直保持旧时的风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园林的风格。

沧浪亭因苏舜钦而声名大著,历代文人墨客竞相吟咏。明代文征明作《沧浪池上》云:“杨柳阴阴十亩塘,昔人从此咏沧浪。春风依旧吹芳杜,陈迹无多半夕阳。积雨经时荒渚断,跳鱼一聚晚波凉。渺然诗思江湖近,便欲相携上野航。”清乾隆年间,《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曾居于苏州沧浪亭畔,在《浮生六记》里有一段描写他于中秋携妻挈妹去沧浪亭赏月的情景:“中秋日,余病初愈,以芸(沈妻)半年新妇,未尝一至间壁之沧浪亭,先令老仆约守者勿放闲人。于将晚时,偕芸及余幼妹,一妪一婢扶焉。老仆前导,过石桥,进门,折东曲径而入,叠石成山,林木葱翠。亭在土山之巅,循级至亭心,周望极目可数里,炊烟四起,晚霞烂然。隔岸名‘近山林’,为大宪行台宴集之地,时正谊书院未起也。携一毯设亭中,席地环坐,守者烹茶而进。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芸曰:‘今日之游乐矣!若驾一叶扁舟,往来亭下,不更快哉?’”这些名人的吟咏和轶事,更使沧浪亭增添了文化底蕴。

江苏苏州沧浪亭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