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戏楼,坐落在亳州市区大关帝庙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关帝庙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由山西、陕西两地的药材商人集资兴建,所以又称山陕会馆。戏楼是康熙十五年(1676)在大关帝庙内创建,经康熙至光绪二百多年的修建、藻彩、雕镂等粉饰加工,确实极雕镂藻绘之工,金碧辉煌。由于戏楼上饰绚丽鲜艳的彩绘戏文和精美的砖雕、木雕艺术品,光彩夺目,后人遂以“花戏楼”之名传呼至今。
花戏楼与大关帝庙山门连为一体,是一座仿木结构砖雕牌坊,中间为三间四柱五楼式门楼,拱形券门,门额砖刻“大关帝庙”四个大字,并饰以金色.其上端镶嵌“参天地”三个金字。两侧皆为二柱单楼式门楼,以拱门相承.额曰“钟楼”、“鼓楼”。整个牌坊为水磨青砖墙面,镶满立体透刻砖雕,雕刻繁缛.剔透俊美。内容有“松鹤延年”、“三星高照”、“郭子仪做寿”、“吴越之战”、“三顾茅庐”、“白蛇传”、“老君炼丹”等图案,涉及流行戏文、名人轶事、吉祥图案、山水花木、鱼龙鸟兽、亭榭楼阁、织锦图案等七十余种。
雕刻用砖为厚度不足二寸的特制青砖,在极有限的范围内,雕刻者以高超的技巧,娴熟的刀法,利用特制的工具,采用切、钩、削、凿、剔等方法,将砖透刻成数层,不但各种人物的举止神态雕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还把各种人物场景融合于自然环境之中,车马腾飞,历历在目,鲜明有序,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砖雕刀法最具功力的是一个直径仅5厘米的圆雕双层透花绣球,通体刻了30余个3亳米的圆孔,满球雕花,玲珑剔透,可谓巧夺天工。在构图配备等艺术处理上,也颇具匠心,构图古朴自由,主题明确形象,布局均匀,比例适中。整座砖雕牌坊内容之丰富,雕工精湛,艺术感染力之强,为国内罕见。
进入山门即戏楼,是古代演戏用的舞台,其平面呈“凸”字形,底层类似门厅,是大关帝庙的人流主通道。戏台造型既突出了舞台平稳庄重,又小巧精致,别具特色,布局严谨,充分利用空间,其戏楼大梁内外饰绘的光彩鲜艳的木雕和彩绘,不仅装饰了戏楼的华贵富丽,还突出了歌台娱乐特点。
戏楼坐南朝北,木质结构,面阔三间,为两层楼建筑,组合歇山顶,错落有致,曲直合宜,绿色琉璃瓦屋面,配以五彩琉璃塑像,富丽堂皇。
舞台正中屏风透雕“二龙戏珠”,上悬“演古风今”匾额。场门有二,额书“想当然”、“莫须有”。台前擎檐柱悬挂木楹联“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其寓意深刻明了。台缘置木雕栏杆,饰有“三英战吕布”、“凤仪亭”、“华容道”等戏文。整个舞台布局紧凑,功能突出。
舞台擎檐柱顶端周围刻有圆雕“八仙上寿”图。八位仙人,举止各异,神态自如,立于莲花须弥座上,圆雕浑朴,造型生动。卷棚边沿的檐枋、悬枋向外者,皆镶嵌大木立体透雕,有“长坂坡”、“诸葛亮舌战群儒”、“上方谷火烧司马懿”、“空城计”、“孔明七擒孟获”等三国戏文十八出,并辅以珍禽异兽、花纹图案四十余种。戏楼木雕技艺高超,刀法娴熟,概括简明,造型夸张,浑朴生动,粗细得当。粗犷时,如衬景物象,数刀而成;细腻处,虽寸马分人,而须眉毕具,这更显出作品的丰满。
戏楼木雕通体饰彩绘,浓烈明快,冷暖对比强烈,有我国工笔重彩年画之妙,并在木雕底层版面的空白处,绘出相应的景色,使木雕与彩绘巧妙结合,相辅相成,更显出层次,咫尺之间有千里之势。除木雕饰彩外,戏楼梁枋问布满彩绘,有“伯牙碎琴谢知音”、“赵子龙力斩五将”、“马跃檀溪”、“草船借箭”等戏文、人物、故事、僧侣、山水、花鸟、楼阁及各种图案,相互调换,格式灵活.丰富多彩。总之,戏楼之上,凡木皆饰彩绘,琳琅满目,色彩绚丽而不失典雅.浓淡参差恰到好处,极尽典雅之柔韵,金碧辉煌之俊彩。
戏楼东为钟楼,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铸的一口重千余斤的大钟,仍高悬于钟楼内;戏楼西侧为鼓楼,随着时间的流逝,已鼓毁楼空;戏楼正北为大关帝庙之正殿;戏楼两翼为两层看楼,观戏之用。戏楼、钟楼、鼓楼、看楼、正殿等是一套完整的戏剧建筑群,院内屋顶起伏,东西看楼排列,廊庑周接,四环四合,井然有序,达到了高墙、深院、宁静、舒适之境地,每当演戏之时,声响不外溢,效果良好,剧院功能完备,并完整地保存至今,实为难得。
整座花戏楼建筑,是一部精美的艺术品,其砖雕、木雕作品,秀丽玲珑,精湛完美,形神兼备,情景交融,雅俗共赏,给人以美的享受,瞻其艺术,叹为观止。它对研究古代建筑艺术、戏曲发展、舞台形式以及戏剧雕刻、绘画艺术的风格流派等,均有重要的价值。特别是砖雕、木雕、彩绘内容,保存了许多失传的剧目,是研究戏剧史难得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