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清末御史江春霖

清末御史江春霖

a1

“积善不忘祖宗训,遗书独望子孙贤”“勤俭继世,忠孝传家”,在福建莆田的江春霖祖祠中,一副副对联向人们提示着家风的重要性。这座经过几代人营建的祖祠,见证了江春霖及其后裔忠君爱国、仁义礼让、清清白白为官、堂堂正正做人的历程。

忠于职守 敢于直谏

江春霖(1855-1918),字仲默,号杏村。他的祖父是名秀才,父亲中过举人,受家庭熏陶,他从小便熟读经史。1891年,江春霖撰写了一篇表达自己志向的文章,他说自己欲报效国家者,“内则谏官,外则县令”。1894年,39岁的江春霖考中进士,三年后授翰林院检讨、武英殿纂修等职。1904年,江春霖终于如愿成为谏官,担任江南道监察御史,随后历任新疆、辽沈、河南、四川等道监察御史。

江春霖当监察御史,刺贪刺奸,不畏强权,就连军机大臣袁世凯、庆亲王奕劻这样的大人物,他也敢于弹劾。江春霖曾多次上书弹劾袁世凯,其中1908年10月的一次上书,严厉指出袁世凯交通亲贵、把持台谏、引进私属、潜市外国、僭滥军赏、破坏选法、骤贵骄子、远庇同宗等十二条罪状,一时朝野震动。袁世凯得知江春霖对自己的批评后,上朝时竟不敢与他直面相遇,只得避身而过。

1910年春,江春霖又不惧风险,上书指责权势显赫的庆亲王奕劻在朝中遍植党羽,不料宣统帝生父、摄政王载沣以宣统帝名义颁谕,斥责江春霖“信口雌黄,意在沽名,实不称言官之职”,令其回原衙门行走,以为薄惩。载沣的这一处理,引起都察院五十多位御史与给事中的联名上书,要求收回成命。奕劻及其党羽闻之,脸面扫地,为避锋芒,奕劻请假数日。江春霖由此直声动天下,人皆曰“真御史”。

清廉为本 造福乡里

廉是官之本,俭是廉之基。江春霖在京为官期间,把母亲、夫人和弟弟都留在了老家,他们在乡间过着清贫的生活。江春霖虽然身居谏官之要职,但生活也十分节俭。试想,如果一位谏官没有清廉的操守,却沾染上了浮华的嗜欲,他如何能够理直气壮地站在朝堂之上,脸无愧色地批评那些违法乱纪的人呢?

在参劾奕劻却遭贬官、同僚力争未获成功后,江春霖称病辞职归乡。出京之日,江春霖的行李除了朝衣外,只有几件旧衣与数部旧书。同僚们知道江春霖十分贫穷,便凑了两千两银子赠行,江春霖婉辞不受,他还赋诗一首宽慰同僚们,告诉他们“闽海舟车今已便,还乡莫作远行看”。前来为他送行的有数以万计的京城知名人士,可谓盛况空前。

江春霖一生体恤民情,积善行德。回到故乡后,他又做了许多为百姓谋福利的好事。

1914年,由于北洋平原(位于福建莆田,木兰溪以北称北洋平原,木兰溪以南称南洋平原)数万亩良田屡屡被淹,应乡民之邀,他主持兴修了梧塘海堤,由于江春霖筹划得力,工程仅用两个月便竣工了,所费也只有乾隆时代修堤费用的百分之一。次年春,他主持兴修的梧塘沟尾堤(今涵江韩坝)竣工,七万亩良田因此受益。此外,他还兴建了兴仁医院、湄洲天后宫等公共设施,备受群众称颂。

19世纪50年代,由于萩芦溪阻断了萩芦深山群众到梧塘、涵江、莆田的道路,建造一座大桥成了乡民和商旅的最大期盼。清同治年间,江春霖的父亲曾多方募款,修建萩芦溪大桥,可惜的是,大桥次年便被冲毁。临终前,他嘱咐儿子江春霖、江春澍兄弟在萩芦溪上再造一座桥,方便百姓往来。然而,两年后,江春霖也因过度操劳病倒了,在病榻前,他嘱托弟弟江春澍和几个子女一定要修好萩芦溪大桥。经过三代人的努力,萩芦溪大桥终于在1931年建成了。

耕读传家 流风甚美

江春霖的清廉正直、关心乡里,与他自幼受到优秀家风的熏陶是分不开的。明礼让、笃宗盟、厚亲戚、勤耕绩、恤孤寡、禁砍萌、慎嫁娶、止赌博、禁游惰、息争讼——这正是江春霖家族的家风。

江春霖也将这严谨的家风传给下一代,这不仅反映在江春霖文集中的家风家训诗,也反映在江春霖祖祠中那些寓意深刻的对联、室名中。

在江春霖祖祠中的“新厝里”,大门有江春霖第二子江祖芑所书四言对联:“儒臣门第,耕读人家”,展示江氏一门清白继世、耕读传家的风范。1895年,江春霖将“新厝里”改造成三层楼房,以方便本家子弟读书,并取名为“半耕书室”。他为书室写了一篇跋,跋中说取名“半耕书室”是“示子孙毋忘稼穑艰难也”,江春霖感慨于“当世贵介子弟,食租衣税,不复知民间疾苦”,希望本家子弟能以此为鉴,“食旧德,服先畴,入为肖子,出为良臣”,将优秀的家风传承下去,做一个既能兴家又能报国的人。江春霖还在书室门楣书写“省三,勿四”以警示自家和家人。“省三”取《论语》中曾子所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之意。“勿四”是取《论语》中孔子所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之意。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良好的家风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多年来,它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着江氏后人。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的传递和引导,江氏后裔寒窗苦读、清白为人、热心公益的秉性从未改变。江春霖孙江宗朴、江宗植大学毕业后投身教育界,其中江宗朴被誉为莆田化学教育的泰斗。曾孙辈江启亮,传承先祖的书法技艺,热心公益事业,汶川地震后,他义卖自己的书法作品,将所得善款全部捐给了灾区。

清清萩芦溪,悠悠家风古。朴实敦厚的家风,具有持久的活力,它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一直走到今天,仍能滋养人们的心灵,使人们获得启迪。(吴震 志平)

江春霖故居

江春霖故居的老房子俗称“百廿间大厝”,为江氏入莆之六世祖奋銮公首建于清中、后叶的乾、嘉年间,至今有200多年历史。历代有增建、拓建,形成今日之规模。 近年来,当地政府与江春霖后裔对江春霖故居进行修缮与保护,也作为一处廉政教育基地对外进行开放,吸引了众多文化专家和游客前往参观和旅游。

故居为三进七开间悬山式土木结构,具有明清江南民居的风格,但简朴实用。基石、围墙采用本地的杂石块堆砌,除少量的石阶梯及天井围栏外,均由不规则的杂石块细心堆砌而成。墙体为干打垒的夯土,梁、柱、椽为杉木,屋顶为灰瓦,结构简单,朴实无华。

中轴线建筑由“外大埕”“大门洞”“内大埕”“下厅”“顶厅”“月堂厅”组成。中轴主建筑的左右两边各有三座“护厝”,分别为“新厝里”“楼顶里”“二弄”和“尾楼”组成闭合式的结构。故居的右后角原建有“铳楼”,为全屋的最高建筑,四面设有“观察孔”“射击孔”,有防匪防盗的功能。

故居共有大小“天井”18个,排水系统自后而前,由高而低,曲折蜿蜒,形成独特的排水体系。有两大出水口往外大埕下阴沟与“芋田”水沟相通,从不淤积。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口回流,百廿间大厝居住人口出现高潮,有两百二十多人,总户数为42户。自70年代起为拓宽住房面积,在原部分平屋内增建半楼,形成当前的布局。

由外大埕进入内围墙中间有一简朴“门洞”,门联为“源从济水,派衍淮阳”,也曾写“醴陵世第,济郡名家”。点明江家自河南衍派而来的源流。由内大埕而上进入故居主体建筑之“下厅”,大门的门当上有一“文魁”匾,系江春霖之父江希濂于同治乙丑科(1865)中举人时所挂。大门联为:柏叶家风古,笔花春色新;门楣为:国恩,家庆。

二进为“顶厅”,功能为家族重大活动的场所,原有三块匾,一为“进士”,系江春霖甲午科中三甲进士时所挂,另二匾为七房、八房“谢恩”“祝寿”匾。

第三进为“月堂厅”,即“述志堂”,其功能是供奉江历代祖先牌位,为一年四季致祭之场所,另一功能为江家子弟励志笃学、习文会友之场所,正中高挂一匾曰“述志堂”,两旁挂两对对联,其一为江春霖同科一甲第三名(探花)郑源所书,上联:柏府树清标千古风霜留谏草;下联:笔亭传好梦一门孙子种奇花。另一联为江氏家族传宗联句:上联(命名时排辈分用):祖宗启瑞应昌年声振云来寿扬天作;下联(结婚写表字时用,与上联一一对应):孙子承光联肇鍚书尊孔孟学宪圣贤。

述志堂正中拜台上供一江家入莆始祖牌位,为江春霖御史所书,黑底金字。

故居护厝之一“新厝里”在光绪乙未年(1895)拓展为“三层楼房”,命名为“半耕书室”。江春霖专为该书室写一篇跋(收入《江春霖文集》)并制一匾悬挂,“示子孙毋忘稼穑艰难也”,告诫后世子孙“食旧德,服先畴,入为肖子,出为良臣”的家风。“新厝里”大门有江春霖第二子江祖芑所书之四言对联:儒臣门第,耕读人家。门楣为:省三,勿四,盖取自孟子之“三省”和朱熹之“四勿”的儒家规范。“半耕书室”为江春霖归隐后的起居所在地,二楼南墙上原挂有三幅像:中间为慈禧太后像(三彩瓷雕立体像),左为光绪皇帝像,右为其母林太淑人像,足见江春霖以“忠孝”立身传家的儒臣懿范。

在故居的左侧原有一座“社公”和一座“江氏宗祠”相连,完全按“左祠右社”的中国传统布局,江氏宗祠曾作为“县立梅阳国民小学”校舍,后圯毁。仅有一对联(刻于石柱上,保存完好),为清末宣统皇帝国师闽县陈宝琛所书。上联:一经传业基忠孝;下联:百世闻风起懦顽。

江氏祠堂内原有江春霖自京师归隐时所带回的仪仗牌等物,计有“肃静”“回避”牌一对,武英殿撰修,国史馆协修,及五道监察御史大牌等文物,可惜均毁于十年浩劫。

故居“新厝里”内曾存放一套“围屏”,计有十二扇,每扇分三格,上为红底金字,中、下各为精工细雕花鸟、松鹤、蝙蝠、麒麟等民间传统吉祥物,三重浮透雕。“围屏”上的字及内容为“探花”郑源所书,该“围屏”系江家逢重大喜庆家事时(如结婚、祝寿、谢恩等)摆放大厅,惜全毁于文革,已无从考证,复制。

清末御史江春霖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