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树是人们在庭院中比较喜欢种植的树木,这种树木生长得非常高大,并且整个树冠外观好像半球一样,看起来特别的挺拔壮观,是一种很好的观赏树木,特别是在一些外国地区,常成为林荫大道的两侧栽种,有“天堂树”的美称。
人类世界对植物的命名也是非常势利的,可以在春天采叶芽儿来吃的椿树,人们就把它叫做香椿;而枝叶不好闻又不能吃的椿树,人们就直呼其为“臭椿”,并认为它是“恶木”,连《诗经》中被丈夫抛弃的女子,也要指着它控诉那个失德之人。“我行其野,蔽芾其樗(chū)。”“樗”就是指臭椿树。一个失婚的女人独自行走在荒郊野岭,感叹自己遇人不淑,就好比近前的椿树,看上去像是高大的、可依的树木,哪想到是百无一用、表里不一的恶木。
椿树,一般指臭椿。原名樗,又名 臭椿子、风眼子、春玲子、木砻树等。它原产于中国东北部、中部和台湾。生长在气候温和的地带。这种树木生长迅速,在石灰岩地区生长良好,可作石灰岩地区的造林树种,也可作园林风景树和行道树。木材黄白色,可制作农具车辆等;它的果实樗果,在中药里叫做凤眼草。这个名字很形象,那长椭圆的翅果,中间凸起,横过来看就像是一只凤眼。凤眼草是清热祛湿的良药,臭椿的根、茎、叶也都是中药,应用很广。还有,因为此树甚“臭”,所以鸟兽虫子都不栖不毁,所以臭椿在古人看来是“永寿”的树木。“椿年”、“椿令”,都是祝人长寿的美词。
在农村,称椿树为百树之王,据说椿树称王还有一段冤屈的故事:椿树王是汉光武帝刘秀错封的……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刘秀起兵征讨。有一次,刘秀战败逃走,真是急急如漏网之鱼,累累如丧家之犬。追兵一路紧赶不放。刘秀逃跑了几天几夜,好不容易逃出了追兵的视线,才感觉又热又饿又累,简直就要虚脱了。此时已近正午,只见路边有一片坟地,树上长着一株高大的桑树,投下浓浓的绿阴。刘秀奔到树底下,贪婪的仰头吸着这凉凉的绿意,却看见桑树上挂着一串串紫红的桑葚。刘秀没见过这种树,不知道桑葚可以吃,就试着摘下一颗桑葚。塞进嘴里一嚼,满口都是鲜红的汁水,又香又甜又解渴。哎!还真能吃,真好吃!于是刘秀大把大把的摘下了很多桑葚吃了个饱。吃饱之后觉得有些困了,就躺在桑树下就睡着了。
睡着睡着,刘秀忽然感觉脖子一阵疼痛,惊醒了。刘秀伸手一拨,一个虫子掉在地上。一看,是蝼蛄。刘秀大怒:“你这可恶的虫子,竟敢咬本大王。看我怎么收拾你。”伸手把蝼蛄提起来,一手捏头,一手捏肚子,两手一拽,咔,蝼蛄就身首异处了。恰好此时,刘秀听见远处传来马蹄声,原来是追兵倒了。刘秀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蝼蛄是在提醒我追兵来了啊,看我竟把人家撕成两半了。刘秀非常后悔,把蝼蛄的尸体拾起来,从桑树上折下一根桑针,把蝼蛄的头和身子往两头一插,蝼蛄的脑袋和身子又合二为一了。刘秀说:“对不住啊,恩人,如果老天有眼,你就会活过来的。”说来也怪,那蝼蛄竟真的爬走了。所以,至今,蝼蛄的头和身子中间有一根桑针状的东西。
谢过了蝼蛄,刘秀没忘记桑树,急匆匆向桑树鞠了一躬,说:“日后我若成功,必定报答你的大恩大德。然后刘秀就急急忙忙逃跑了,而且成功脱险,而且后来果然还当上了皇帝。
刘秀称帝之后,没有忘记桑树的救命之恩,但是却不知道那树的名字,于是就去找。找来找去,觉得椿树的叶子跟自己的救命恩人挺像,就下了一道圣旨,封椿树为树中之王,世代接受百姓的香火供奉。
刘秀这一下旨,可乐坏了椿树,憋着得意一声大笑,笑出了两串鼻涕。所以至今我们见到的椿树的树身上老是往外流粘液。桑树听说了,哎呀那个气呀,结果把腰都给气扭了。所以至今桑树没有直的,长的都是扭扭曲曲的。而椿树却因得封而洋洋得意,长得高大直壮。枣树听说后,笑话桑树白着忙,把嘴脸都笑裂了,所以,至今树皮都是裂开一道道沟。
尽管是张冠李戴,椿树为王却从此在民间流传开来。
农村还有许多关于椿树的习俗。不少地方会进行摸椿,即除夕的时候,小孩子去摸椿树,绕树走几圈,嘴里念叨“椿树椿树大哥,你长粗,我长细,咱俩长得一般齐”,“椿树椿树大哥,你长根,我长梢,咱俩长得一般高”等,祈求快快长高长大。
也有的地方抱椿树王,是正月初一吃饺子前,天还不亮,不长个子的男孩女孩,要去抱椿树。这抱椿树必须在十岁以前,自家有椿树更好,自家没有,也可以去别人家。自家的兄弟姐妹多,要一个一个地抱,不能同时抱一棵椿树,也不能每人抱一棵。自家椿树多,要选最大的一棵来抱。到别人家去抱,也是这样的。
抱椿树前,父母都是一遍一遍地叮嘱,抱椿树时,嘴里要默念,还要哼出声:“椿树王,椿树王,你往粗里憋,我往高处长”,连哼三遍,万万不可说成“我往粗里憋,你往高处长”。
还有的村子里面会把红纸剪成小人,贴在路口的椿树上,而且嘴里面念念有词,据说这样会治小孩晚上啼哭。
农村的孩子也经常会在椿树下玩耍,椿树树干高大枝繁叶茂,是乘凉的好去处,而且树上有一种被称为“老汉”的象鼻虫,擅长装死,孩子们经常抓它玩,十分有趣。
农村里盖房,一般都用椿木作脊檩,以沾树王之光,讨个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