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智慧有时候在很多突发情况下,有着很显著的作用,尤其是在我们的民间,各式各样的老话、俗语和一些说法,其实都是通俗易懂的“百科全书”,经历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发挥着自身的作用。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我们也经历了人类史上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以及战争,其中也包括诸多的瘟疫。
古时候瘟疫多发,过去把带有传染性质的称之为疫,时间极为短暂不严重的,称之为时疫:疫, 民皆疾也。发生时间长,而且相当严重,并且传染之后,会明显的体温升高,也就成为了“温”瘟疫。
中国古代关于传染病记载有很多很多。从公元前的674年至1949年,在这2632年间,各类史书共记载有772次程度不等的瘟疫,瘟疫的发生频率可见一斑。这些还不包括由于资料缺失,或者是其他原因没有记载的瘟疫。
造成瘟疫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古代技术不发达,对于疫情的发生,会导致相当大的灾害发生。民间对于瘟疫的发生,也逐渐的摸索出一套规律。这些规律就包括了多发瘟疫的时间段,和瘟疫慢慢衰退的过程。
根据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点,记录瘟疫最容易开始发生,和瘟疫消退使用节气来作为参照。也就是这句老话叫做:瘟疫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这句民间关于瘟疫的说法,说的就是瘟疫的整个发展历程。
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既可以作为时间使用,也和我们的农耕息息相关,节气的不同对于农业生产起到很关键的指导作用,这也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很关键的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其中也包含着文化观念。所以说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名族瑰宝。
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始于大雪:大雪节气的到来,也预示着气温开始逐渐的降低,尤其是北方地区。已经不会再出现降雨,降水也变为了降雪,从天而降的大雪,会将空气之中细微的结晶带到地面,并且被大雪所覆盖。相当是起到了保温的作用。这些病菌已经做到了很好的隐藏,在等到时机来临,将会进行难以想象的蔓延。随着气温的降低,人类的抵抗力也开始慢慢的变弱。这些都给疫情到来埋下了伏笔。
发于冬至:冬至是全年接受光照最短的一天,随之气温的逐渐降低,万物也开始了修生养息。人类在这个时间阶段,也是最为虚弱的时候,按照民间的说法,冬至前后,人体的阴气渐旺,而阳气开始变成全年之中最弱。也是最易于被一些病菌所侵扰的时候,这段时期的各自疾病发生率是全年最高峰。所以也很容易被一些病毒乘虚而入。
生于小寒:小寒大寒,冻死老汉,小寒阶段也是全年最为寒冷的阶段,也有说法小寒胜大寒。虽然从字面的含义大寒应该冷于小寒,但很多时候,小寒阶段才是全年最低温的时候。小寒阶段,冷空气已经存积很久,也就造成了污浊之气经过长时间的滞留,在小寒阶段开始了疫情发生。
盛于立春:春姑娘的到来,也宣告着气温开始了回升,随之气温的回升,也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随之复苏的当然也包括了:病毒。在这个适宜的气温、环境的立春前后,不但是万物的迅速蓬勃生长期,这个季节也是病毒开始发展的高峰期。
弱于雨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之后南风开始逐渐增多,大地也开始慢慢的解冻,伴随着沿海的潮湿气团,也带来了频繁的降水,气温的回升也开始寒冬的慢慢消退。阳光的直射时间和紫外线的强度,也一天高于一天,随之人类开始习惯于这样的温暖天气,病毒也在阳光直射和气温变化下,开始慢慢的变弱。
衰于惊蛰:时至惊蛰,也是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惊蛰是全年之中,气温变化最快的季节,惊蛰之后,气温陡然上升,万物也都开始朝气蓬勃,一切都又开始恢复了勃勃生机。人类的抵抗力也明显的开始满血复活,除了抵抗力恢复之外,惊蛰之后的天气环境,也已经不在适应病毒的生存。慢慢的就会衰退。并终将消失。
这些民间对于瘟疫的说法,也是历史的经验积累,环境气候的变化,对于疫情的发生有关键的作用,也侧面的说明了在寒冷的冬季,人类的自身原因。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免疫力低下,是很容易被病毒有机可乘。并不是瘟疫决定时间,而是人的健康程度,以及环境卫生决定瘟疫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