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是客家主要聚居地之一,兴国的客家文化十分丰富,其中兴国山歌和兴国的跳觋风俗流传最为广泛。笔者在兴国山歌剧团工作多年,从学习兴国山歌的角度,对兴国山歌与兴国的跳觋风俗进行了一些粗浅的调查,现对其二者的关系发表一管之见,与专家和读者磋商。
兴国山歌同其他形式的民歌一样,来源于劳动,是历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山歌是山野之歌,越是山高林密的地方,山歌越是风行。古代兴国苍山如海,森林密布,有着得天独厚的对歌自然环境。相传秦始皇时期,有大批“木客”在兴国崇山峻岭中伐木,于是伐木歌起,山鸣谷应。可惜,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山歌属山野俚语,不登大雅之堂,没有留下文字记载。
跳觋相传为西汉茅盈三兄弟(俗称茅山道士)研究而成雏形并逐步在中原大地流行,后随着中原汉民南迁,客家先民们也把这一风俗带到闽西一带。跳觋风俗传至闽西以后,在福建省古田临水宫陈家庄又有陈奶娘、林奶娘、李奶娘将这一风俗进一步完善,后又由福建传至兴国。
姓有族谱,觋有觋谱,跳觋的师派据说与道士相同,他们的师派是:“守道明仁德,传真复太和。志诚宣玉典,忠正演金科。冲汉通元韫,高弘鼎大罗。武当俞兴振,福海起洪波。”现兴国莲塘的觋公师傅从天师立派算起,已是第二十三代传人。遗憾的是觋谱已多年失传,现已无法找到了。
“跳觋”本来是一种祈告攘凶的迷信活动,有它一套完整的独特程式,如装坛、请神、札灶、开角、取水、接师、行罡、上文表、祭将、斩煞、藏禁、送神等。这些程式非常枯燥无味,为吸引观众,便往往在正规程式之外增加一些载歌载舞式的娱乐活动——首先是把深受群众喜爱的兴国山歌融会到跳觋活动中去,充分运用兴国山歌即兴而歌,风格多样,形式灵活的特点,在不同的场合,不同地点进行即兴性口头创作,以取悦观众,并慢慢形成自己独有的特点、风格,用男扮女装的方式,演唱不同的人物和故事,使这一单调的祈福禳灾、降妖驱鬼的民俗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值得一提的是,时至今日,跳觋这一古老的歌舞活动竟成了寻找兴国山歌最原始形式的唯一途径。
跳觋活动到了兴国,兴国山歌又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兴国特色。由于觋公师傅除掌握一整套跳觋活动的程式外,更重要的是专门拜师学习演唱兴国山歌和民间小调,把一些历史故事、科学知识、生活哲理编成山歌,同时把一些篇幅短小的山歌进行扩展、充实,形成具有歌头、歌腹和歌尾等完整的结构形式的山歌,使其跟其他文艺作品一样,具备凤头、猪肚、豹尾的艺术效果。特别是歌腹,要像猪肚那样有油水,让听众听得津津有味,由于觋师掌握了民间丰富的语言并积累了创作的经验,所以能够出口成章,即兴而歌,内容可以自由添减,添不显其多,减不见其少,运用自如……
今天,兴国山歌渐渐发展演变成两大流派:一种是山野田间高亢激越的唱和,基本句式是四至六句,我们称之为谣唱体山歌;另一种是以“觋公”、“觋婆”为代表的职业歌手演唱的有人物、有故事情节且在室内演的山歌,我们称之叙事体山歌。
由此可见,兴国觋公师傅其实就是职业山歌手。兴国山歌与兴国的跳觋活动互为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