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这话可能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是天津人的骄傲。
天津鼓楼
位居“三宗宝”之首的鼓楼,始建于明弘治年间,是在天津城由土城改为砖城时同时修建的。
整座鼓楼高三层,楼底的一层辟有四座拱形门洞,通往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二层供奉观音大士、天后圣母和关羽岳飞诸神,顶层悬挂重300斤的铁钟一口。
在鼓楼上远眺四方,周围七十二沽尽收眼底,不愧为津门一大胜景。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名曰鼓楼,却为何有钟无模?其实,鼓楼在明代叫作“钟鼓楼”。
在传说中,鼓楼可是有鼓的,说后来为了报时的需要,才把大鼓移走,换成了一口钟。现在,在民间还流传着董师傅用蟒蛇的皮绷鼓的传说呢。
传说当时鼓楼建成后,人们请来了制鼓大王董师傅和他的徒弟们,整整用了99天,才做成一个有一丈多高,一间房子那么大的鼓圈。但光有鼓圈,没有鼓皮也不成啊。就在这节骨眼儿上,他们听说村里有一条巨大的蟒蛇正在祸害百姓,于是,董师傅斜挎着一只腰鼓,手握系着大红绸子的鼓锤儿来到洞口,只听“咚咚咚”鼓声震天,又见红绸上下翻飞,那蟒蛇被引出了洞。董师傅一刀下去,制服了巨蟒。
后来,他用蟒蛇皮蒙成了大鼓,安放在鼓楼上。
这就是关于鼓楼中鼓的传说。
但实际上,鼓楼始终有钟无鼓,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清末一位天津诗人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本是钟楼号鼓楼,晨昏两度代更筹。声敲一百单零八,迟速‘锅腰’有准头”。这什么意思呀?原来,当时人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唯一可以参照的时间,就是鼓楼敲钟的声音了。
早先守鼓楼的是位驼背老人,诗中“锅腰”就是“驼背”的俗称。他每天早晚两次敲钟,作为开闭城门的信号。那么到底要敲多少下呢?一共108下。怎么个敲法呀?那就是每天早晚各敲54下,节奏是“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钟声一停,总兵署就随之鸣炮,于是城门大开;夜晚关城门的时候也是如法炮制。
虽说没有鼓,但这钟也起到了报时的作用,“鼓楼”一名就这样延续下来了。
在晴天时,这响亮清脆的钟声竟然可以传到30里之外的杨柳青,所以,人们还可以根据钟声来判断天气的阴晴。这钟声怎么可能传得这么远呐?原来,鼓楼的中央是空的,风往上拔,拢音,所以声音传得远也就不足为奇了。
鼓楼,这座位于老城厢中心,曾经是天津城最高建筑的三宝之首,却在八国联军入侵天津时惨遭洗劫,洋人在鼓楼上架起机枪,居高临下射击逃难人群,死伤之多,惨不忍睹。
民国八年,鼓楼被拆除。
民国十年,鼓楼重建。
解放后,由于天津城市发展,旧城中的交通量大增,鼓楼再一次被拆除。
2020年,在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中,一座巍峨壮观的新鼓楼落成了,成为津门又一标志性建筑。
天津铃铛阁
地处天津城西北角的铃铛阁中学,就是当年闻名遐尔的铃铛阁旧址。如今,只有铃铛阁中学那古朴庄严的门楼和校内的六块碑刻,还记载着它的儒雅与繁盛。
“铃铛阁”一名源自何处?它最初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铃铛阁始建于明朝万历七年,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它本来是稽古寺的藏经阁,那么“铃铛阁”这个名字又是从何而来呢?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传说在很早以前,天津城西北角有座大庙,因为庙里的老和尚存了很多古书,所以识文断字的人称它“稽古寺”,老百姓就管它叫“藏书楼”。随着这稽古寺的日渐兴盛,每天都有许多秀才仕女进进出出。
一天晚上,住在附近的四姐妹核计说:“稽古寺不能光让秀才们读书,平民百姓也来读书才对哩!”可是,用什么办法能把贫寒子弟也招来呢?最后,还是年岁最小的妹妹出了个主意:“我看呐,咱们在稽古寺的屋檐上挂些铃铛,风吹铃响,百姓们准来看热闹,咱们就趁势跟他们讲讲道理,劝他们都去读书。”于是,四姐妹掏出所有积蓄请人铸了48个一尺来长的大铜铃,挂在了稽古寺的四个屋檐上。风一吹,那铃声仿佛在说:“读书好,读书好”,百姓们都很感激这四姐妹,从此去稽古寺用功的人越来越多。
后来,因为这些铃铛又响又好听,人们就顺口叫它“铃铛阁”了。
早年的铃铛阁内藏佛经16柜,其中《大藏经》几乎包括全部汉语佛教经典,版本上乘,十分珍贵。
康熙年间,铃铛阁仿照黄鹤楼的样式重新修葺。乾隆、嘉庆年间,铃铛阁又增设藏书楼,所藏书籍多为稀世珍品。
遗憾的是,这些传世之宝却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这铃铛阁是因为什么原因起火的呢?
原来,在光绪十八年,也就是1892年的时候,有个木材商人在铃铛阁附近的空地上建了一个木材厂,每天完工后就把锯好的木板靠在铃铛阁的墙上晾晒。一天木材厂不慎失火,这商人为了一己私利只顾搬抢木材,没想到,火势借着西北风一路蔓延到铃铛阁。结果,巍峨轩昂的铃铛阁被全部烧毁,里面的经书也没能幸免。
所以,后来天津人一提到这三宗宝,都非常痛心地这样形容“鼓楼拆,炮台倒,大火烧了铃铛阁”。
现在好了,新建的鼓楼和以鼓楼为中心的商业街已经对游人开放,铃铛阁也在重建的计划之中,天津卫引以为豪的三宗宝又回来了。
天津炮台
要说在天津卫三宗宝里规模最大,湮没时间又最早的,当属炮台了。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炮台指的就是声名显赫的大沽炮台,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那么这炮台究竟指的是哪座炮台呢?
明崇祯十二年,由于满族势力的入侵和内部李自成的揭竿起义,天津这个水陆交通的要道,立时成为拱卫京师的前沿重镇。为了守住岌岌可危的政权,明政府于是在海光寺、马家口、三岔河北、窑洼河南、西沽、邵公庄、双庙七处修建了环绕津城的七座炮台。然而,随着清军入关,明王朝在炮台建成后五年即宣告灭亡,炮台也日渐闲置荒废。
所以“三宝”中的炮台可不是一座,而是一群七座,比大沽炮台整整早了178年的历史。
虽然康熙年间曾经对明代遗留下的这些炮台进行了一番修整,但是由于国泰民安,防务渐渐松弛,所以炮台失去了原来的军事作用,而是作为“天津八景”之一的“七台环向”来供游人观赏了。
那么这七座炮台如今下落何在呢?
到了清朝末年,七座炮台中只有三岔河口的炮台得以存留。后来,直隶总督李鸿章重建水师营于三岔河口,并主持修缮了这座炮台,俗称“黑炮台”。黑炮台在抗击八国联军入侵战争时,终于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当时,有人形容三岔河口的这座炮台“像火山一样地喷出了炮弹”,狠狠打击了侵略者。
八国联军为了专门对付这座炮台,特地调来了十二磅的重炮,但结果也只是将炮台的了望塔炸坏,黑炮台仍然屹立在三岔河口。
八国联军对这座炮台简直恨之入骨,于是在《辛丑条约》中,强行要求清政府将其拆除。
这最后一座立下赫赫战功的炮台,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最终在1901年9月25日消失了。天津三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