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北京的历史建筑 皇城

北京的历史建筑 皇城

a1

北京是世界上建城最早的历史名城,是辽、金、元、明、清古都、遗存下许多凝结着中华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古建筑。它的辉煌,除了显现于数不胜数的宝塔、桥梁、庙宇寺院等建筑外,更集中地体现于皇城、皇宫、皇陵及皇家园林建筑上。

北京皇城,由辽代的南京、金代的中都、元代的大都到明清的北京城,几经变迁修建,及其雄伟壮丽。特别是明代北京城设计严密,外城包着城南面,内城包着皇城,皇城包着紫禁城,从外城到紫禁城,每城周围又绕以宽而深的护城河,内城的土墙全部改用砖包砖,更为坚实、壮美。

故宫(紫禁城)

紫禁城位于全城中心,沿着一条纵贯南北约十三里长的中轴线,矗立着一座座宏大辉煌的宫殿建筑群。除外朝内廷的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干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众多宫殿外,还有城北的钟、鼓楼,城南的天坛、先农坛等宏伟建筑。这些古建筑既负载着中国的人类的古代文明、历史文化的瑰宝。

皇陵墓葬也是古建筑中独特一类。这里最著名的是明十三陵(分布在昌平区北天寿山下的明朝中的十三个皇帝的坟墓、即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

十三陵的建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整个陵区方圆约四十平方公里,周围关口砌有围墙,通向陵墓的有门洞、神道、碑亭、兽象、孔桥。1957年发掘出来的定陵的地下宫殿宽大高敞,壮丽精美,地上地下整个十三陵的宏大建筑,堪称古代建筑艺术中的杰作。

德胜门箭楼

德胜门箭楼在北京内城北城垣西段。位于德胜门瓮 城前缘,是保护城门的军事堡垒。踞于砖石结构的高大城台之上。城台高12.5米,墙体有收分,东西宽约39.5米。

箭楼坐南朝北,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顶,其俯视平面为凸形,前楼后厦合为一体,3座过梁式门朝南开,北侧楼 体面阔7间、东西宽34米、南北宽12米,南侧庑座面阔5间、东西宽25米,南北宽7.6米,通进深为19.6米,楼 体高19.3米。楼上下共有4层,并有箭窗82个,其中,北侧48个,东西两侧各17个,作为守城时对外的射击孔。

德胜门箭楼明正统四年(1439)建成。此后,明、清各代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建,1951年,修缮了残破的德胜门箭楼。1980年再次对在1976年地震中遭破坏的德胜门箭楼进行全面修整。

鼓楼

鼓楼位于北京市中轴线上、鼓楼东大街与地安门外大街交会处。与钟楼一起,元、明、清时为北京全城报时中心。“暮鼓晨钟”使全城有序可循。1924年后停止,1990年 起,每年除夕恢复鸣钟击鼓。

鼓楼是一座单体的木结构古代建筑物。灰筒瓦绿剪边,重檐歇山项,通高46.7米,通 面宽34米,通进深22.4米,檐下有单昂单翘五踩斗,旋于彩画。楼底层共有拱券式门八座;南北各三座,东西务 一座。北墙东侧有旁门,内有登楼石阶梯,南北向倾斜45°,共60级,然后拐弯向西,东西向倾斜45°,亦有9级, 即攀登69级石阶梯方到达二楼。

二楼四面均有六抹方格门窗,四周有廊,宽约1.3米,带木护栏,望柱高1.55米, 建筑面积为1925平方米。第三层是暗层。整座建筑坐落在高约4米的砖石台基上,通宽为56米,通进深为33 米。南北有砖砌阶梯,东西为墁坡路。鼓楼总占地面积约为7000平方米。南侧门前有石狮子一对,高约1.25米。 更鼓,为报时器具,置于鼓楼二层上,原有25面,其中,大鼓1面、小鼓24面(以代表1年24个节气)。现仅存大鼓一面。这面大鼓鼓面直径约1.5米,是用整张牛皮蒙制的,但鼓面已是刀痕累累,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 联军侵入北京时日本军队所为。

当年鼓楼击鼓报时,有一定的规律。每晚7时“定更”,击鼓两通,共108声,以后,每个 更次都击鼓两通108声,直至五更(晨5时)击最后的“亮更”鼓。击鼓也有一定的节奏,至今,北京仍流传着“紧十 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之说。鼓楼上原有铜壶滴漏一座,但早已遗失无考。载:“鼓楼之铜刻漏制极精妙,故 老相传,以为先宋故物,其制为铜漏壶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万分’,下曰‘收水’。口安挠神,设机 械,时至,则每刻击铙者八,以壶水满为度。涸则随是增添,冬则用火温之。”民国以后,鼓楼曾改名为“明耻楼”,在楼上陈列 了一些图片和模型等实物,展示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屠杀和抢劫的情形,供人参观,以示不忘国耻。以后还曾先 后辟为“京兆通俗教育馆”、“第一民众教育馆”等。

北京的历史建筑 皇城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