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源县城有座千年古刹阁院寺,它位于涞源县城广昌大街西侧,坐北朝南,保存下来的中轴线古建筑有天王殿、文殊殿、藏经楼,两侧有西便门、东西配殿、西禅房。附属文物有辽代铁钟一口、经幢两通。寺内古松苍翠,殿宇错落,“阁院钟声”是涞源古十二美景之一。
阁院寺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县城中部,又称“大寺”,是一座保留有辽代(公元916~1125年)建筑风格的佛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涞源县志》记载,该寺始建于汉代,现存的殿宇为辽代“补葺”。经鉴定,阁院寺主体建筑文殊殿建于辽应历十六年(公元966年),其他建筑则为明代或清代重修或改建。
阁院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寺内现存建筑有天王殿、文殊殿和藏经楼,坐落在一条从南到北的中轴线上。中轴线两侧还有东、西配殿和禅房等附属建筑。附属文物有辽代铁钟一口,经幢二通。
其中文殊殿以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木雕菱花格子窗棂和大幅壁画而闻名。这是我国目存世不多的辽代古建筑之一,距今已有1030多年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其建筑规模、保存完好程度和独具匠心的建筑风格,为现存辽代古建筑之首。
阁院寺在明之前称为"阁子院",可能曾经是一座以阁楼为主的寺院。
阁院寺做为"国宝",核心是"文殊殿"。从这座文殊殿所包含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来看,它能够代表中华民族在辽代初期时的文明程度。
全国现在的超过千年的土木结构建筑,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处(大概不超过5处),文殊殿就是其中之一。
文殊殿在斗拱处理上结构严谨,自然和谐,每一构件相互咬合,不留一丝缝隙,支撑力完全合乎力学原理。
由于用材讲究,结构合理,虽历经千年风雨而依然挺立如故。
文殊殿有三宝,一是殿本身独特的建筑风格;二是堪称木雕孤品的棂花格子门窗;三是壁画佳作。
在文殊殿正门,有两处历经千年风吹日晒至今仍保持完好的辽代棂花格子门窗。这是中国最古老的、保存完好的、仍在使用的木窗棂之一,被称为木雕孤品。
阁院寺藏经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重修于道光七年,此楼为重檐歇山顶,下层面阔三间,进深2间,四周廊。上层面阔三间,进深2间,通高10.2米。上层珍藏经卷,下层举行法会。原供佛像三尊,释迦佛、药师佛、如来佛,佛像毁于建国初期。
阁院寺还有一个铸造于辽天庆四年(公元1114年)的大铁钟,用力撞击,可声传十数里,涞源古十二美景之一的“阁院钟声”即指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