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文天祥的诗过零丁洋

导语:一身傲骨,人杰英雄!断头何足惜?英名流传后世!还记得文天祥的诗过零丁洋吗?此诗为文天祥《指南录》中的一篇,是其代表作之一。约作于祥兴二年(1279)——被元军俘获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之时。元军元帅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时,他出示了此诗以明志节。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文天祥过零丁洋 文天祥古诗《过零丁洋》原文赏析

文天祥的诗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123下一页尾页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创作背景]此诗为文天祥《指南录》中的一篇,是其代表作之一。约作于祥兴二年(1279)——被元军俘获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之时。元军元帅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时,他出示了此诗以明志节。

[内容评析]「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他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二是「勤王」。以此两端起笔,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干戈寥落」,是就国家整个局势而言。据《宋史》记载,朝廷徵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为国捐躯者寥寥无几。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

如果说首联是从纵的方面追述,那么,颌联则是从横的方面渲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而作者再在「萍」上着「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像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

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生发。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皇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皇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难词注释]①零丁洋:在广东省珠江口。文天祥被俘后曾经此处,并做诗。②经:儒家的经典着述。汉代开始以明经取士。③四周星:四年的意思。从德硝元年(1275)正月文天祥以全部家产充当军费,响应朝廷号召「勤王」,至祥兴元年十二月在五坡岭战败被俘,正是四年时间。④皇恐滩:亦作惶恐滩,本名黄公滩,后以音近讹传。滩在江西万安县境赣江中。⑤汗青:史册。古代记事以竹简代纸。制简时须用火烤去竹汗(水份),称汗青。

文天祥的诗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试题】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经历

和抗敌历程,突出了生平的艰辛,命运的曲折。

B.颔联运用比喻和拟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局势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中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式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尾联直抒胸臆,以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为诗歌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1.B

2.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

(滨州市二〇一五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鉴赏】 诗的首联回顾自己一生的主要经历,「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概括地说,是两件大事。一是是以明经入仕,受到皇帝的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勤王(注: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皇帝)),在元军入侵、宋室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勤王”号召,在德元年(1275)正月,以全部家产充军费,起兵抗元,在频繁不断的战斗中度过了四年。「干戈寥落」,是就国家整个局势而言。据《宋史》记载,朝廷徵天下兵,但像文天祥那样高举义旗为国捐躯者寥寥无几。作者用「干戈寥落」四字,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这四年中,他出生入死,为挽救危亡,竭尽全力,苦苦支撑,但局势却越来越危殆。此时,南宋大部江山已落入敌手,自己也兵败被俘。眼看大势已去,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如果说首联是从纵的方面追述,那么,颌联则是从横的方面渲染。「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 “山河破碎”是指当时的国家败亡的情形。此时宋王朝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恭宗赵被俘,文天祥,张世杰等人拥立的端宗赵昰(shì )于逃难中惊悸而死,陆秀夫复立的八岁的卫王赵昺(bǐng )建行宫于崖山,各处流亡,居无定所,此处用山河破碎来形容这种局势,是再确切不过了。此时的文天祥,壮志难酬,身陷敌手,如无根之萍,任凭凄风苦雨的吹打,更加上家破人亡,老母被俘,妻妾被囚,大儿丧亡,因此,以“身世沉浮”来概述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此时的情景,也是极为确切的。而“风飘絮”和“雨打萍”,更形象贴切描绘了国家行将败亡时的情景以及对自己一生经历遭遇的形象饱含情感的概括。亡国孤臣有如无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无所依附,这际遇本来就够惨了。而作者再在「萍」上着「雨打」二字,就更显凄苦。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躏,山河破碎,南宋王朝在元军的攻逼之下也岌岌可危,覆亡在即,一如风中柳絮。这是从国势一面说。至于文天祥自己,也是一生坎坷,当初做官曾因忤权贵而屡被罢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一次被扣,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部下将士牺牲殆尽,亲人被元军俘获,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一如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这两句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而蕴藏其中的感情尤为深挚沉痛,极有艺术感染力。本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感情挚烈,读之使人怆然!

诗的颈联紧承前意,是对前面“山河破碎”两句的补充,具体概括自己的抗元经历,表现忧愤之情。「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皇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当时前临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特别富有情味,「皇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本联运用双关和对偶,巧妙的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表达了诗人危难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哀怨。

从全诗的构思上看,以上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怨之情汇聚为高潮,而尾联却一笔宕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结尾的高妙,致使全篇由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生死关头时所写,当时元军元帅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时,他出示了此诗以明志节,下面我们来看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

1、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文天祥古诗《过零丁洋》原文赏析

2、文天祥《过零丁洋》赏析

[创作背景]此诗为文天祥《指南录》中的一篇,是其代表作之一。约作于祥兴二年(1279)——被元军俘获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之时。元军元帅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张世杰时,他出示了此诗以明志节。

文天祥过零丁洋 文天祥古诗《过零丁洋》原文赏析

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翻译及赏析 文天祥古诗尘封的历史掩埋了许多的故事,小编的分享让你看到更多有趣的故事,欢迎大家一起分享。

文天祥的诗过零丁洋

文天祥的诗过零丁洋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