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箫的诗词及赏析
1、采菱歌
鲍照
惊舲驰桂浦,息棹偃椒潭。箫弄澄湘北,菱歌清汉南。
这首诗描写了人们采菱时吹箫作歌的情景。
2、咏怀
阮籍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篙莱,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得末,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吹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市郊,战国时是魏国首都,叫大梁,有古迹吹台。诗句中“箫管有遗音,”则说明远在战国时期以前,箫就为人们所喜爱,所流传,并建造吹台。箫不但能单独吹奏,合奏,还可为歌舞者伴奏。《咏怀》是一首古老的怀旧诗。
3、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落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词中描绘元夕之夜,到处火树银花,街上车水马龙,人们吹着笙、管、笛、箫,载歌载舞,民间欢庆闹元宵的热闹场面。
4、大诗人李白在《忆秦娥》中吟出: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用“箫声咽”描写伤别,寄托思情,可谓“箫声轻,情义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难舍难分的伤别意境。
然而,唐代诗人温庭筠的《经旧游》中一句:“凉月殷勤碧玉箫。”又给我们以清爽淡雅之感。
烟花三月扬州城古迹颇多,有历代文人留下墨宝,其中有诗曰:“何处玉箫天似水,琼花一夜白如冰”。玉箫琼花美不胜收。
5、伤友人悼吹箫妓 杜牧
玉箫声断没流年,满目春愁陇树烟。
艳质已随云雨散,凤楼空锁月明天。
6、箫 张祜
清籁远愔愔,秦楼夜思深。碧空人已去,沧海凤难寻。
杳妙和云绝,依微向水沉。还将九成意,高阁伫芳音。
求关于箫的诗词及赏析
1、采菱歌
鲍照
惊舲驰桂浦,息棹偃椒潭。箫弄澄湘北,菱歌清汉南。
这首诗描写了人们采菱时吹箫作歌的情景。
2、咏怀
阮籍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篙莱,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得末,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吹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市郊,战国时是魏国首都,叫大梁,有古迹吹台。诗句中“箫管有遗音,”则说明远在战国时期以前,箫就为人们所喜爱,所流传,并建造吹台。箫不但能单独吹奏,合奏,还可为歌舞者伴奏。《咏怀》是一首古老的怀旧诗。
3、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落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词中描绘元夕之夜,到处火树银花,街上车水马龙,人们吹着笙、管、笛、箫,载歌载舞,民间欢庆闹元宵的热闹场面。
4、大诗人李白在《忆秦娥》中吟出: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用“箫声咽”描写伤别,寄托思情,可谓“箫声轻,情义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难舍难分的伤别意境。
然而,唐代诗人温庭筠的《经旧游》中一句:“凉月殷勤碧玉箫。”又给我们以清爽淡雅之感。
烟花三月扬州城古迹颇多,有历代文人留下墨宝,其中有诗曰:“何处玉箫天似水,琼花一夜白如冰”。玉箫琼花美不胜收。
5、伤友人悼吹箫妓
杜牧
玉箫声断没流年,满目春愁陇树烟。
艳质已随云雨散,凤楼空锁月明天。
6、箫
张祜
清籁远愔愔,秦楼夜思深。碧空人已去,沧海凤难寻。
杳妙和云绝,依微向水沉。还将九成意,高阁伫芳音。
描写箫声的成语或诗句有哪些?
描写箫声的成语有:余音袅袅、婉转悠扬、清耳悦心等。
描写箫声的诗句有: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龚自珍《秋心三首·其一》)
详细释义如下:
1. 【成语】: 余音袅袅
【拼音】: yú yīn niǎo niǎo
【解释】: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举例造句】:他的箫声余音袅袅,让人沉醉。
【近义词】: 余音缭绕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声音悦耳
2. 【成语】: 婉转悠扬
【拼音】: wǎn zhuǎn yōu yáng
【解释】: 婉转:声调温和曲折;悠扬:声音漫长而和谐。委婉曲折,也指声音悠扬动听。
【举例造句】:远处忽然传来了一阵婉转悠扬的箫声,我们不禁侧耳倾听。
3. 【成语】: 清耳悦心
【拼音】: qīng ěr yuè xīn
【解释】: 耳朵为之清宁,心情为之欢悦。形容声音美妙动听。
【出处】: 宋·张耒《鸣蛙赋》:“春露初霭,朝华始敷,文羽清喙,飞鸣自如,若奏琴筝而和笙竽,清耳悦心,听者为娱。”
【举例造句】:这首曲子清耳悦心,让人喜欢。
4. 《青玉案·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秋心三首·其一》
清代:龚自珍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view_6940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