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苏轼诗句的特点-苏轼诗词艺术特点

苏轼的诗词有哪些特点

苏轼词的内容:

苏轼扩大了词的领域,用词来抒写生活情趣,政治抱负,身世感慨,亲友情谊,农村生活,咏物,谈禅,说理等,无所不宜.

苏轼词的风格

苏轼词以豪放为主,有名的有.在裏描写了赤壁战场的雄奇景色,周瑜,诸葛亮等英雄人物的形象,颢示了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苏轼词虽以豪放为主,但还有清秀,穠丽,温婉,蕴藉的一面,如(莫听穿林打叶声)写得简淡.苏轼词不喜欢雕琢,善於吸收诗句入词,偶然也运用当时漱f语,给人清新朴素的感觉.

特点:

1.开创了豪放词风。

苏轼在婉约之外,大量地创作豪放词,开创了豪放词风,促进了词风的转变。我们一般认为苏轼的豪放词能够借助瑰丽壮伟的意象,恢宏的意境来抒发其慷慨豪情。苏轼豪放的艺术风格表现主要有三:

一是将充沛激昂甚至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

二是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慷慨豪迈的意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伟的场面取胜;

三是以奔放雄豪的音调著称。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均体现出这一风格。

2.以诗为词。

所谓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3.突破了音律的束缚。

苏轼“以诗为词”是要突破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由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写词只求阅读而不求演唱,故注重抒情言志的自由,虽然也遵守音律规范但不拘不于音律。因此,苏轼作词时挥洒自如,即使偶尔不协音律也不在所不顾,因此受到其后陆游,李清照等人的诟病。

4.苏词的语言创新。

苏词语言风格为清新朴素,他多方面吸收古人语言精华,化用前人语言入词,还运用口误、虚字入词,丰富词的表现力。如这首《满庭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苏东坡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三苏”家族成员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等。

苏轼诗词艺术特点

诗歌:

多用散文的句法而以气格贯穿,如《石鼓歌》。

丰富的比喻,也称“博喻”,如《百步洪》。

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与出色的文字表现力,平凡事物,一经其手写出,给人以触处生春之感,如《汲江煎茶》。

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有意识地以议论入诗,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各体兼备而以七言为擅长,而且风格多样,七绝清丽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基本风格有二,一刚健的清丽雄健,二是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高风绝尘才是其诗风的主导倾向,即一种超越世俗的审美境界。

词:

“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表现力,不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写下了豪放与旷达的千古绝唱,开创了豪放词派,而且“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其实苏词风格是多样化的:既超迈豪放,又至情深婉;既放达深旷,又隽秀清逸。

豪放风格词有气势豪迈飞动、场景宏阔雄壮的特点。抒情言志,直抒胸臆。内容广泛。苏轼的词题材众多,凡诗文所能写的内容均可入词。

婉约风格词在内容上去浮艳多雅致,形式蕴藉雅正,语言秀丽清新,情思曲折真切。咏物是苏轼婉约词的主体之一,主张神似而不满“形似”,达到了物我相融的极高境界,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歌咏,表达词人的具体感受。言情词具有凄美、委婉的美感。

他的词还体现了他超尘拔俗、潇洒闲逸的清旷风格。

1.说理中显趣味——一理趣取胜。宋代诗歌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说理,

而苏轼却是一说理大家。所谓理趣,大体上就是诗中所含之理富于生机与灵气,

即宇宙、社会、人生的哲理。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苏轼的诗既具有杜甫诗的现实主义精神,

又具有李白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

其现实主义精神首先表现在他对民间疾苦

的关心和对穷奢极欲的统治者的不满。

3。

豪放风格与婉约风格相结合。北宋时期,诗词以婉约而著称,而苏轼

则开创了豪放派诗词,

因而在他的诗中,

主要是以清雄旷放的豪放风格,同时兼有婉约。

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歌有着鲜明的特点。其一、说理中显趣味——一理趣取胜。宋代诗歌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说理,而苏轼却是一说理大家。所谓理趣,大体上就是诗中所含之理富于生机与灵气,即宇宙、社会、人生的哲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人眺望庐山,看到山岭连绵,峰峦环列,高低巍峨的景象,横看、侧看、远看、近看,视觉不同,看到的情况各不相同。于是作者想到,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就因为身在庐山之中,只看见庐山的一个局部,或被某中现象所迷惑。这也就告诉我们:凡是主观片面,各执一端,都不能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想见到真相,需要走出自身局限,从搞出全面洞察。全诗融景物、感情、哲理于一体,是一首不朽的哲理诗。 苏轼诗的理不是直截了当的说出来,而是通过形象表现出来,让读者通过作品的形象去感受、联想后,然后悟出一些新颖而深邃的哲理。又如他的《和子由渑池相会》: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这首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前四句比喻生动奇妙,单行入律,一气呵成,后四句再以所闻所见所忆的情景深化“雪泥鸿爪”的感触,使前后两部分紧密相连、虚实相生。全篇带有普遍性的人生体验,蕴涵深邃的人生哲理,古能动人深情又发人深思。 其二、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苏轼的诗既具有杜甫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具有李白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其现实主义精神首先表现在他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对穷奢极欲的统治者的不满。他的《李氏园》揭露了官僚贵族兼并土地的罪行,他们为了建筑“美园圃”不惜“夺民田”,“破千家”。苏轼的《荔枝叹》揭露了官僚为了“宫中美人一破颜”,不惜造成“惊尘溅血流千载”的丑态与罪行。 苏轼的现实主义精神其次表现在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上。苏轼主张抗击辽和西夏,在他的诗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圣朝若用西凉薄,白羽犹能效一挥。”(《祭常山回小猎》)“臂弓腰箭何时去,直上阴山去可汗。”(《答陈季常惠一揞巾》)表现了他愿意效命疆场的豪情壮志。 苏轼时常关心边事,因此,每当他得知边境告捷,常常表现出由衷的高兴。如:“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牧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放(一作皆。)春容。”(《闻洮西捷报》)写熙宁

五年(1072)洮西大捷。又如元皊二年(7087),擒获吐蕃首领鬼章,苏轼写诗称颂道:“坚垒千兵破,连航一炬烧。擒奸从窟穴,奏捷上烟霄。”但他也清醒地告诫说:“羌情防报复,军胜忌矜骄。慎重关西将,奇功勿再要。”(《获鬼章二十韵》) 苏轼一向认为,山水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他时时想着要做大自然的欣赏者,他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倾注在大自然身上;他从大自然中获得了乐趣,浪迹山水禅寺,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的哲理,表现出一种达观的浪漫主义精神。他在应试的答卷《咏怪石》中写道:“谁知兹市石本灵怪,忽从梦中来我前,骇觉坐想其语,勉书此诗席之端。” 写怪石向苏轼托梦为自己辨解,实际上是苏轼借怪石之口热烈歌颂怪石的高贵品质。这表明苏轼从青年时代就具有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精神,也可见他高燃的理想火炬。 其三、豪放风格与婉约风格相结合。北宋时期,诗词以婉约而著称,而苏轼则开创了豪放派诗词,因而在他的诗中,主要是以清雄旷放的豪放风格,同时又兼有婉约等多种姿态。正如刘克庄所评:“有汗漫者,有典丽者,有丽缛者,有简淡者,翕张开阖,千变万化。”(《后村诗话》) 看苏轼诗《吉祥寺赏牡丹》:“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诗中前两句翻用刘禹锡《看牡丹》诗“只愁花有语,不为老人开。”最后一句翻用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语意。描绘杭州百姓观赏牡丹的欢乐氛围以及笑看其带醉而归的情形。诗中描写出自己白发簪花的情态,赏花醉归,十里花街,珠帘半卷,佳人仕女,纷纷探头观看。诗中“人”、“花”、“老”、“羞”四子有意重复,使音节回环往复,带有很强的婉约情调。 又如他的诗《月夜与客饮杏花下》,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等,更是婉约细密,幽微深远。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回,吐向君家雪色壁。平生好诗仍好画,书墙涴壁长遭骂。不嗔不骂喜有余,世间谁复如君者。一双铜剑秋水光,两首新诗争剑。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这是苏轼诗《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从诗中感觉出有种笔墨淋漓,锋芒毕露,豪气喷薄的感觉。而苏轼的词其豪放特点更甚于诗。 其四、品茶论禅,书写绘画。禅宗美学超功利的审美态度反映在苏轼的 作品中便集中体现为一种超然精神,因而造就了其创作或主淡泊或主豪猛的多方面的风格特点。如苏轼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是苏轼有名的一首禅诗,琴声既不在“琴上”,又不在“指上”,那么发自何处呢?诗人设问奇诡而并不作答(也无须作答),诗中充满了“禅意”,其间之雅趣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也。从中可以看出佛教对苏轼的影响。

苏轼既是诗文大家,又是绘画行家,这种通才的修养能让他以题跋的形式对绘画艺术作出精辟的总结。如苏轼的《书吴道子画后》“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对吴道子的画进行了评论,可见其在书法绘画上的造诣之高。

苏轼的诗的分类及特点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他一生屡遭贬斥,坎坷多艰。但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走向了旷达清放。人们对苏轼的诗歌及其人格所表现出来的清旷豪放赞美不已。但苏轼何以能有此等超人之清旷?学问所致?修养所致?皆非也。以吾言之:天性如此,乃苏轼真率性情之表现也。苏轼的性格核心,乃是他的真率。他的屡遭贬斥,从外部原因来说,是北宋党争的产物;从他自身的原因来看,则毋宁说是一场性格悲剧。苏轼的“真”,使他心中无所牵挂,胸怀坦荡,虽累遭打击而乐观情怀不变,故有此旷达。王水照先生对苏轼的“真率”性格最有体会。他说:“保持一己真率的个性,追求无饰的自然人格,是苏轼人生观、文学观构成的核心。”可谓一语中的。王先生没有详细论述苏轼的真率性格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早在少年时代,苏轼的父亲苏询就注意到了苏轼、苏辙两兄弟性格的不同。苏轼自幼才华横溢,至嘉佑二年(1057 )一举进士及第,名震京师。从此宦海沉浮,屡遭不幸。在坎坷的仕途上走遍了天南海北的苏轼飘泊无归,已是“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这使其不得不对自己归根何处及早进行周全考虑。苏轼在各地为官时均以体恤人民疾苦为己任,再加上他富有魅力的才华,乐观豁达的胸襟,热爱生活的本性使他无论官居何处,都深受各地人民的爱戴和崇敬。对将来卜居何处,他有太多选择,这与他随遇而安的个性是分不开的。苏轼性格豪放不羁,锋芒毕露,确实‘不外饰’。结果一生屡遭贬斥,差点被杀头。辙是车子碾过的印迹,它既无车之功,也无翻车之祸,‘善处乎祸福之间’。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所以在以后激烈的党争中,虽然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悠闲地度过了晚年。

青年时代的苏轼,由于得到欧阳修的提携,春风得意,意气风发。但随着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苏轼的厄运也就接踵而来,屡遭贬滴,越贬越远。去世前两个月,苏轼在画家李公麟为他作的画像上题诗一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檐州。真是沉痛之极。虽然苏轼在历次党争中都是处于被排挤、受打击的处境,但苏轼并没有苟容取合。王安石变法,苏轼觉得新法过于激进,为害百姓,反对变法,因此遭到新党排斤,通判杭州。他离京时,友人文同曾劝他说:“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叶梦得《 石林诗话》 卷中)但苏轼并没有听从朋友好意到湖州的九年间的劝告。从通判杭州到湖州的九年间,针对当时新法的流弊,他写了一系列的政治讽刺诗,如《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 山村五绝》 《 吴中田妇叹》 等。 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是持反对态度的。但他在任地方官期间,看到了新法的某些利民之处,于是改变了对新法的态度,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他对虽和他政见不同、但学问道德高人一品的王安石、司马光都是十分敬仰的。但对于那些假道学,苏轼则毫不留情地揭出他们的真面目。苏轼始终坚持维护自己的人格。而对外界强加于他的打击、压迫,苏轼都忍不住要在作品中发泄不满。

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了他的性格以及思想。东坡词中,有一个或显或隐、贯穿始终的基调,我们不妨称之为“人生咏叹调”。与之相伴随的,则是作者持续不断的人生思考:其广度和深度在词史上都是前无古人的。

东玻词所体现的人生思考主要有以下三对人生矛盾:

1、出仕与退隐

苏轼早在26 岁时即踏上仕途,长时间在宦海浮沉,反复地面临着人生抉择,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政治上受挫,遭致贬窜之时。孺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

,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的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日久而事功无多,便渐渐倾向恬退:“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词人更体悟到仕途的曲折与险恶:“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其退隐的内在要求自然格外强烈。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可见词人仍在出入之间排徊。在词人看来,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功成身退:“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

2、理想与现实

词人尽管怀抱着“致君尧舜”的理想,但现实却难尽如人意:烦冗的宦务与频繁的调动使他身不由己:“长恨此身非我的,何时忘却营营”; “人生底事,来往如梭”。他的飘泊感、沦落感、厌倦感也油然而生:“生人到处萍飘泊”; “天涯同是伤沦落”。乌台诗案,黄州及岭海两度流贬,都曾使词人的理想破碎,“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迭”。词句饱含曲折和难言的苦衷!词人忽而迷惘:“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 忽而自嘲:“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忽而负屈:“问公何事,不语书空”;忽而沉痛:“珠泪溅,丹衷碎”;这些都是由仕途的升沉不定所引发的。

词人从现实出发,走向理想的步履为什么那样艰难?一是朝廷党争的存在,各派彼此掣肘,互相攻伐,争斗不休,使苏轼难以大展经纶。二是宋王朝国力的贫弱,再加上国策的保守,决定了统治者不可能有大的作为,“道大难容,才高见嫉”(薛瑞生语),苏轼的命运不问可知。那么,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苏轼的回答大致是:“淡化功名意识;守着“用舍由时,行藏在我” 的随机应变的人生哲学;抱定“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

3、宇宙与人生

这是一个沉重的带有根本性的课题。苏轼在带有神话色彩的奇想中触及了对宇宙无穷与人生短暂的深刻矛盾。有见于此,他对于日居月诸时不我待异常敏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对于人生短促的慨叹,与其惜花伤春之词同样表现出对生命本体的忧思。但苏轼并非一味浩叹,他在《赤壁赋》中就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一种达观的诠释:“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他在词作中常常表现出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就与这种达观的态度相表里。

我以为东坡词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那些富有积极思想意义的部分。

对现实人生的热爱,在顺境中的淡泊,在逆境中的从容,面对境遇变化时的通达。东坡词所作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对审美的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企图达到对人生功利境界的超越: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身处逆境,都是如此。

苏轼在其词作中表达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沉思,无疑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能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以至精神的滋养。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 年8 月24 日),一代文豪苏东坡逝世于常州,距今已经900多年了。历朝历代乃至当今的中国人都时刻怀念着这位文坛巨子,罕见的全才、奇才。他兼擅诗词文、书法、绘画的非凡才华,至今为人们所称羡;他颠沛流离的宦海生涯、浪迹天涯的人生经历,至今为人们所慨叹;他开朗豁达的胸襟、刚正不阿的气节,至今为人们所景慕;乃至他的传闻、轶事、佳话也是妇孺皆知。清人周启隽说得好:“先生蜀人也,生于蜀而不拘乎蜀,先生盖天下士矣。”苏轼的故乡虽在四川眉山,然而苏轼也是常州人的骄傲。900 年前,苏轼在常州与世长辞。从此,他的一腔浩然正气在江南大地上回荡。常州作为苏轼魂系江南的终老之所,他的足迹几乎遍布常州的各个角落,这正是“莹域所藏,寝庙所寄,虽非其乡而谓之乡人可也”。

总之,苏轼无论为人还是为文,都是一任他的真率性格自然流露。后人高度赞扬了苏轼的“真”。方东树《 昭昧詹言》 云:“东坡… ,自以真骨面目与天下相见,随意吐属,自然高妙。” 王水照先生说:“崇尚本真自然,反对对人性的禁锢或伪饰,在苏轼的心目中,已不是一般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而是一种对人类本体的根本追求。”当可作为对苏轼真率性格最好的评语了。

苏轼的诗词有何特点?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今四川眉山人。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高超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纵观苏轼诗词的特点可以用“从容、豪放、创新、丰富多彩”四个词概括。

二、思想根源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世间人不是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如屈原沉江,贾谊泪逝,陈子昂之“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李白之“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都是翰墨抒怀。

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李白的豪放也不免颓废;杜甫关心国计民生,但抱负不能施展,多有失意的悲愁之吟。像《登高》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等。

但苏轼则完全成就了一派豪放天然、飘逸豁达的词风,对人生的富泰穷通充满了谅解,表现出一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胸怀。这应当是人生境界的一个新的拓展,表现了人类智慧大大前进了一步。

苏轼青少年时期所形成的放浪不羁的性格以及儒道互补的哲学思想成为其诗词特点的主要源头。

苏轼少年读书时,就能把儒、释、道三家最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到自己的修养当中[1]。一方面他从小就有坚定的儒家思想志向,即“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苏轼少年时,母亲程氏教其汉书《范谤传》[2]。范谤是东汉党争时受迫害的一个忠臣,任命为清诏使的时候,慨然有澄清天下的志向。后受迫害时,不苟且偷生,宁愿付出生命,像“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一样。临别辞母时说:“为儿不孝,没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范母说:“一个人既想成就名节,又想富贵寿考,岂能两全?母亲愿你去完成理想。”读到这里时,小苏轼发誓自己长大了也要做范谤。苏母说:“你能做范谤,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吗?”

苏轼曾用“坦荡之怀”来概括自己的性格特征。苏轼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只要回到朝廷上,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盲从哪一派人物,也不愿随波逐流。因此,才遭受到那么多的贬逐,但其志愿、理想、操行始终一致。关键时候,总是忍不住要说真话,用他的话说就是“如蝇在口,不吐不快”。他的这种狂放性格,势必与“摇手举足,辄有法制”的专制社会发生尖锐矛盾。

据说苏轼很喜欢《庄子》也深受其影响。《庄子·逍遥游》[3]有这样一个比喻:“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这个比喻是描述一种很高的修养。说是在藐姑射的山上,有一得道真人,肌肤像冰雪样洁白,姿态像处女样美丽,洪水滔天而不会被淹死,大旱使金石融化、土山枯焦而他不会被伤害。——这实际上表达的是道家在精神上自我保全的一种操守。此外,《庄子·养生主》中还讲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今臣之刀近十九年矣,所解牛数千矣,而刀刃如新发于硎。”这讲的是修养的问题。而在《庄子·逍遥游》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南冥东,天池也。”这种高远的、不受拘束的、超远旷达的修养和想象的故事,《庄子》里还讲了很多。苏轼发现《庄子》正好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的,这是非常奇妙的。苏轼自幼就像佛家所讲的有慧根,像道学家所说的有感悟。苏轼在幼小读书时就能把儒道两家的最美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合到自己的修养之中,这是苏轼成才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对于自己的苦难挫折采取超然旷达的态度处理,正如他自己所言:“进退得丧,齐齐久矣,皆不足道。”而对于国家、人民的忠爱之心,则是始终执著,没有改变的。所以只要回到朝廷去,他应该说什么正直的话,还照样说。经过多少危苦患难,仍然是那样忠直。苦难铸就了苏轼伟大的人格。

三、艺术成就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但在艺术的道路上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二十一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难,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历尽苦难,终于成为一代文豪。元丰末年,苏轼时来运转,甚至有过“未周岁而阅三宦”的殊遇。“人在玉堂深处”时,却怀念黄州东坡雪堂“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他告诫自己说:“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他升为翰林学士时曾作《八声甘州·寄参廖子》词,表白自己:“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苏轼这种淡泊名利的品格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苏轼尽管有失望,有牢骚,有悲愤,却始终在追求着人生的价值和自我的价值。这都取决于他那高尚正直的人格,忧国忧民的精神,乐观开朗的胸襟,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而这一切,都倾注在了他终身不懈的文学创作活动之中。

(一) 逆境中见从容

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4]便是一个显例。上片写途中遇雨时的情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实际上,他用象征手法写出自己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还有一首《念奴骄·中秋》,则有着更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心灵仿佛是在“万里云无留迹”的“长空”中自由飞翔,忽而天上,忽而人间,“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三句,可算是在想象中灵魂向着“自由王国”的飞升。所以相对来说,此词更能表现他精神的自由。毫无疑问,苏轼在逆境中的这些心态,都是经过自我调节的结果。他已从一次次政治斗争的噩梦中醒来,恐惧、惊惶、困惑、委屈等已消解殆尽,这种在逆境中随遇自适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是十分难得的。

再如这首《临江仙》[5]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 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写于永丰五年。苏轼被贬黄州后,住在临皋亭,后来又在东坡建一小屋,取名雪堂。这首词是写他从东坡雪学堂夜饮后回归雪堂的情景。抒书写他内心的愤懑的情怀,表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要求精神的解脱。在夜深人静的荒凉大江边,诗人“倚仗听江声”,从谛听大自然的声音中,悟到人生的真谛,希望摆脱人生的得失荣辱,寻找自由的生活。“江海寄余生”一语,读来似有消极情调,但实际上却是表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对自由的追求。

(二) 历经百折,铸就人生

苏轼一生虽然道路崎岖,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他不畏艰难险阻,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有了一番大作为,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人民办实事,处处留有佳话。他被称为:“苏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学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逆境中写成的;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至今,足见苏轼在民间影响之大。

四、历史地位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的词在题材内容、风格意境和语言音律等方面都有创新。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推广到词的领域,开创了词的创作的新阶段,苏词的豪放,早有定论。陆游说:“世言东坡不能歌……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耳。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这种挟“天风海雨”之势的风格,便是“豪放”的形象说明,是苏轼思想感情的直接抒发:如:客槎曾犯,银河波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外?(《鹊桥仙》)[6]。

(一)苏轼对词的贡献

首先在于提高了对词的认识与评价,他打破诗词有别的人为界限,促使词成为真正独立的抒情诗作。

(二) 题材内容

苏轼把词人的视野从传统的“花间”“樽前”引向了人间社会,以至赢得了“无物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评价。苏词众多的题材中,以抒情词、咏物词和田园词的成就最高。

就抒情词而言,除了传统的风月柔情之外,苏轼大胆开拓,把词体逐渐转化为文人言志抒情的工具。他用词表现自己的胸怀和抱负,用词直接抒发自己的为政、爱国、怀古以至广泛的人伦之情。如《沁园春》(孤馆灯青)抒写“致君尧舜”“用舍由时”的为政抱负。《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写密州出猎的盛况,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其中又有一首词人四奶奶爱妻王氏的悼亡作。即“十年里生死两茫茫……”,借用梦境抒胸臆诉悲苦,情真意挚,沉痛断肠。

苏轼的咏物词多达30余首,每首都艺术精湛,不但重形似描写,而且重神似描写,既能写出物象,又能写出寄托。王国维认为[7]:咏物之词,自以东坡。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轼的田园词是对宋词题材的一个突破。他的组词《浣溪沙》五首,描写了农村风光、农民形象、劳动生活和乡风民俗,宛如一曲清新优美的田园牧歌。

(三)开创豪放词风

开创了旷达词,所谓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旷达是苏轼为人的性格特征,旷达词在苏词中数量很多,所以旷达可以称为苏词的主要风格。最具代表的是《念奴娇》[8](大江东去,浪淘尽),词人挥洒如椽之笔,描画雄奇壮美的江山景色,又驱使无限时空,赞美古代英雄的丰功伟绩,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感情豪迈而又沉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顾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身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歌词时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贬于黄州时写的。词中描绘祖国壮丽的江山,咏叹古 代英雄人物的业绩,抒发诗人怀古之情,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但也流露了自己功业未就的苦闷。词的开头,一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豪情洋溢。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的描绘,把赤壁景象写的雄奇险峻,有声有色。在“江山如画”的壮阔背景中,又突出了 “雄姿英发”的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小乔初嫁了”两句车,写周瑜的风流英俊,“羽扇纶巾”两句, 写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在谈笑风生中取得赫赫战功。而“故国神游”之后,则抒发自己的感慨。全篇把写景、咏史、抒情三者融合在一起,气势豪迈,历来被认为是苏轼豪放词代表作。苏轼那种雄阔豪迈的抱负,那种感慨万千的思绪,全部艺术化地凝聚成了词中那汹涌澎湃的惊涛海浪,衍化成了那瑰奇壮丽的江山、人物。最后词人又推出一幅“独酌江月”的梦幻图画,写人生有限,但很快以旷达之笔驱走衰飒之情。词中借怀古之句,抒自己建功立业、千古留名的企渴,其责任感、事业感、自负感乃至沉重忧患的伤感,全部“开放”地敞露在读者眼底。 此类词还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四)深化统婉约词作

他的悼念亡妻之作《江城子》与《密州出猎》作同一时间,用同一词调,却一刚一柔地展示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两个侧面。词人对亡妻的思念可谓刻骨铭心,感情真挚凝重,语调呜咽低沉,意境悲切,堪称悼亡词中的绝唱——苏轼是有情的,单并非柳永那种纤艳之情,而是一种健全的士大夫文人之情。苏轼的咏物词也备受人称道,如:“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教从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却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是雨过,遗迹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9]

全词似咏杨花,又象在写“思妇”。温柔的心肠为离思所折磨,娇媚的双眼被春梦所缠绕,欲醒又睡,“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全词多处巧妙地化用了唐诗,更使它显得婉美雅致。

由此我们看到,传统的婉约词风,在苏轼笔下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改造。主体感情的注入,体现了词人鲜明的人格个性和艺术个性,是苏轼诗词创新精神的很好体现。

(五)丰富多彩的诗文

苏轼的文学创作,以诗歌的数量最多,达两千七百多首,在现存的诗中,数量最多、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是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

苏轼描写自然景物的诗作,往往能把寻常景物写得精警动人,极富情趣或理趣。可谓无物不可入诗,如《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作,笔下描绘的湖光山色,风姿雨态及江南早春画面,无不曲尽其妙,具有悠然不尽的情致。《题西林壁》[1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看山引发一个具有深刻哲理意味的问题。它告诉人们:由于各自观点立场不同,困难问题的出发点不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对事物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超越自己的狭小范围,摆脱个人偏见。它也启迪人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对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大呢个关系的思辩,以及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苏轼诗中这种引人入胜的景色与耐人寻味的诗意以及发人深省的这里融为一体,就是所谓的宋诗“理趣”。

苏轼的诗文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他关心民生疾苦,这方面的作品是苏轼诗歌的另一主要内容。苏轼是有志于经世济民的诗人。他出身寒素,入仕后累遭贬谪,接近下层民众,这为他写作此类诗提供了基础,像《吴中田妇叹》等诗篇都是此种精神的反映。苏轼还常常借用历史题材,揭露现实政治弊端。《荔枝叹》是这类诗的名作。表现了诗人敢于抗争的精神。苏轼无事不可入诗,无物不可入诗,以散文为诗、以议论为诗是苏诗的特点,严羽说过:至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11]各种题材,他都能恰当地点染,处处生春,无不如意。苏轼的论说文包括奏议、进策、经解、杂说等,其中重要的是史论和政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教战守策》是论述居安思危、教民武备战之文,作者针对北宋苟安的现状,提出战守策略,非常切中时弊。苏轼的记叙文包括碑传文、山水游记和亭台楼堂记等。数量虽不多,却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碑传文代表作有《方山子传》、《书刘庭式事》。山水游记《石钟山记》是一篇带有科学考察性质的文章。它以探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组织成文,旨在说明“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12]

苏轼散文中的杂文小品也占有重要地位。数量大,艺术成就也很高,它包括序跋、随笔、书信、杂著等,此类文章大都是随手拈来,信笔写成,展现作者的襟怀和个性,且极富神韵和情趣。如《日喻》等。

苏轼的赋作,以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最为著名。《前赤壁赋》写名月秋夜,与友人泛舟赤壁,在水光月色之中,借景抒怀,探索人生与宇宙的哲理,虽有一定的消极情绪,但主要表达了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怀。《后赤壁赋》写作者在东夜月下,登高览物,表现出从清风明月和挟仙遨游中摆脱苦闷的潇洒和超脱。两赋语言骈散相间,声韵铿锵和谐,主宾问答自然,是宋代文赋的佳篇。

苏轼的诗文作品丰富多彩,数量可观,内容广泛,深刻的体现了其性格所决定的文学特点。

总之,苏轼以自己从容、豪放、创新、丰富多彩的风格和特点以及词学主张和成功实践,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开一代词风,革新诗作,在艺术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一代文豪,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巨大的文学财富,其思想性格也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作为我们民族土壤里长就的一棵参天大树,其文学遗产,不仅承续着历史,滋润着现代,也必将泽惠于未来。

苏轼诗句的特点-苏轼诗词艺术特点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