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
大抵每个还在捉蛐蛐的孩子,都听过这样一句老话。许是来自于那个坐在门前摇椅上,泡着茶、抽着烟袋的爷爷,还要给孙儿解释一番缘由:《水浒》里写的都是绿林好汉劫富济贫、替天行道,讲的是快意恩仇,搁在今天就是黑社会,怕那些血气方刚的少年,一时冲动,铸成大错;而《三国》讲的是分分合合的天下大势,看尽各为其主的智囊团尔虞我诈,上了年纪的老人历经人世沧桑,应该平常心对待生活,学不得那一水儿的老狐狸。
但事实总是反着来。
年少时,还真就不爱《三国》,反倒把《水浒》读的烂熟于心,满脑子行者武松,“大战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还有人尽皆知的景阳冈打老虎。加上那一阵风靡的小浣熊方便面,搞了个收集一百单八将的促销活动,没少做出“扔了干脆面,只要卡片”这种买椟还珠的蠢事情。
至于《三国》,能把“荀彧”念成“苟或”的孩子,实在是提不起兴趣。反观,白发苍苍的爷爷,坐在炕上,盯着电视,除了听京剧,就是看《三国》。94年出品的《三国演义》,无疑是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一版,那时还不知晓“山东蓝翔唐国强”,只认得“羽扇长须诸葛亮”。当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那荡气回肠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中。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待到少年长大,过了那满脑子“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年纪,读懂了《水浒》更多层次的深意,转头自然也拿起了搁置许久的《三国》,才知道当年电视剧的主题曲,填词的不是现代人,而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
同样,在听当初那豪气顿生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也多了些悲壮。
历史的长河里,太多英雄豪杰——如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如那“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冠军侯霍去病,如那“长坂坡七进七出”的常山赵子龙;太多的忠臣义士——如那“自投汨罗江”的伟大诗人屈原,如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如那“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抗金将领岳飞……都随着那波涛汹涌的江面远去,再也不见了踪影。
青山依旧在,却再也没了马蹄踏过的厮杀声;几度夕阳红,那落寞的夕阳余晖下再也没了他们的背影。何其悲凉?何其无奈?又何其惹人追忆。
浪花叠起,大江东去
杨慎乃是明朝正德六年殿试第一,当仁不让的大明才子。十多年后,只因得罪的位高权重的当权者,无奈被发配到云南充军。这一路的颠沛流离,感慨万千后,写了下流传千古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他也如同笔墨下那些英豪,成为了一朵历史长河上翻腾、平息的浪花。
人生不过百年,天地却没有尽头,盛世王朝尚且会成为过眼云烟;芸芸众生,谁又能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些许光辉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