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句子网

古诗文大全

晚春的诗句是什么意思-晚春诗句的意思

晚春诗句的意思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

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

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这时,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它们像是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各逞姿色,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机能。而那些全无才思的杨花榆荚,在春风中纷纷飘落,只晓得如雪花那样,毫无目的地漫天飞舞。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我们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王月馥)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

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

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这时,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它们像是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各逞姿色,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机能。而那些全无才思的杨花榆荚,在春风中纷纷飘落,只晓得如雪花那样,毫无目的地漫天飞舞。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我们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

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

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这时,百花盛开,万紫千红,它们像是知道春天不久就要归去,所以特别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各逞姿色,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机能。而那些全无才思的杨花榆荚,在春风中纷纷飘落,只晓得如雪花那样,毫无目的地漫天飞舞。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我们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王月馥)

诗句: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意思: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不久以后就要归去, 各种各样的花朵争相开放,展现芳菲。 杨花榆荚自以为乐,并不费尽心思与那些花朵争现芳菲。 却只是在天空中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自由自在。

《江南春》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1、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2、原文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3、注释

①莺啼:即莺啼燕语。

②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③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④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⑤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4、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5、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学者。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以七言绝句著称,境界特别宽广,寓有深沉的历史感。如《赤壁》、《题乌江亭》、《过华清宫》、《泊秦淮》、《清明》、《江南春绝句》、《山行》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篇。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全唐诗》收其诗八卷。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1]

作品名称

江南春

创作年代

晚唐

作品出处

《樊川诗集注》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者

杜牧

作品原文

江南春

江南春诗意图

唐 杜牧

千里莺啼1绿映红,

水村山郭2酒旗3风。

南朝4四百八十寺5,

多少楼台6烟雨7中。[2]

注释译文

字词注释

赵玄荒院士楷书刻石拓片《江南春》

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2]

白话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3]

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4]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杜牧 江南春(林散之书)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5]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6]《江南春》反映了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7]

赏析分歧

关于《江南春》绝句的主旨,有没有借古讽今是分歧较大的地方。

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所处时代的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或认为主旨在尚儒排佛,表达对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或认为主旨在借古讽今,讽谏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会危机。他们认为晚唐诗人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8][9]

有的研究者不以为然。他们只是认为这首诗只是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了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5]

1、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2、原文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3、注释

①莺啼:即莺啼燕语。

②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③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④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⑤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4、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5、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学者。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以七言绝句著称,境界特别宽广,寓有深沉的历史感。如《赤壁》、《题乌江亭》、《过华清宫》、《泊秦淮》、《清明》、《江南春绝句》、《山行》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篇。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全唐诗》收其诗八卷。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 杜牧《江南春》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南朝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晚春的诗句意思

晚春

作者: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背景】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赏析】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

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

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如何?

【注释】:

1、题原作“春暮”,据《全唐诗》改。

2、树:原作“木”,据《全唐诗》改。春不久归:说春天即将结束。

3、芳菲:形容花草的芬芳、茂盛。刘禹锡《春日书怀》:“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4、榆荚:榆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随风飘落。此句是说扬花、榆荚都开不出潦亮的花来

5、惟解:只知道之意。

【作者小传】:韩愈字退之,南阳人。少孤,刻苦为学,尽通六经百家。贞元八年,擢进士第,才高,又好直言,累被黜贬。初为监察御史,上疏极论时事,贬阳山令,元和中,再为博士,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转考功、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又改庶子。裴度讨淮西,请为行军司马,以功迁刑部侍郎。谏迎佛骨,谪刺史潮州,移袁州。穆宗即位,召拜国子祭酒、兵部侍郎。使王廷凑归,转吏部,为时宰所构,罢为兵部侍郎,寻复吏部。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愈自比孟轲,辟佛老异端,笃旧恤孤,好诱进后学,以之成名者甚众。文自魏晋来。拘偶对体日衰,至愈,一返之古。而为诗豪放,不避粗险,格之变亦自愈始焉。集四十卷,内诗十卷,外集遗文十卷,内诗十八篇。今合编为十卷。

晚春诗句中的"无才思"是什么意思

释义:没有美丽颜色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这首诗描写的是晚春的景色。各种各样的花草争芳斗艳,万紫千红,只有朴素的杨花、榆荚与众不同,只像雪花那样飘扬飞舞。 (四)触景感世 【导语及意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心人总是触景感世,并能一叶知秋。所感之世,多是历史的脉动;所知之秋,不乏社会的时事。感怀者必是心有所系,知秋者总会事有所忧。故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若非大贤笃志,孰能如此?也只有平时感时忧国者,才有不同常人的眼光,不同常人的见识,才能在花草、车马、时曲、习俗之中,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体会出政治得失和时事迁变的大道理。

诗词里的东风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诗词中“东风”一般指春风或者代指春天,一方面表达春天的温馨、欢欣,显示作者喜悦的心情。晚春的东风也能吹落百花,象征着一种饱受摧残的境遇。

与此相对应“西风”一般指秋风,这是由于客观季节气候风向形成的固定印象。

有时候“东风”也有特殊含义,如”孔明借东风“的典故将”东风“引申为时机。

表达春天的温馨、欢欣

东方风来满眼春。(李贺《江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东风渺渺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苏轼《海棠》)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催露千娇面,欲绽红深开处浅。(柳永《林钟商》)

表达不胜东风的感伤、无奈

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周紫芝《秦楼月》)

东风元自好,只怕催花老。(程垓《菩萨蛮・访江东外家作》)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表达时机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参考资料

论文网:http://www.xzbu.com/9/view-1026926.htm

晚春的诗句是什么意思-晚春诗句的意思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